知識管理導入

企業在規劃如何導入知識管理前,必須先了解知識可以帶來的價值。資料經過處理、分析後,可以變成有用的資訊;資訊經過審核、分類後,可以變成有價的知識;而知識經過行動、驗證後,便可以協助企業變成智慧型企業,創造利潤、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產生有形與無形的價值。

定義

知識是指能協助個人、企業或團體創造智慧與價值的有用資訊。
知識可分成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所謂內隱知識,系指包括企業、經營者或員工的經驗、技術、文化、習慣等。外顯知識,則包括一切以檔案、手冊、報告、程式、圖片、聲音、影像等方式呈現的知識,不論是傳統的書面檔案,或電子化後的檔案。
企業除了要妥善管理知識、創造知識的價值外,也必須讓企業變成智慧型的企業。知識(Knowledge)與智慧(Intelligence)的分野是:知識是將許多有用的資料,經過處理、分析、審核、分類後所產生,而智慧則是知識經過行動、驗證後,產生有價值的結果或效益。因此,企業不僅需要知識管理,更應朝向如何讓企業變得更有智慧。
知識管理是指能協助企業組織或個人(People),透過資訊科技(Technology),將知識經由創造、分類、儲存、分享、更新,並為企業或個人產生實質價值的流程(Process)。
企業要成功導入知識管理,需要掌握幾個關鍵因素:
1、如何建立將內隱知識轉換為外顯知識的機制;
2、如何建立主動讓員工願意主動分享知識的機制;
3、如何建立完整的企業智庫中心,其中應包括實體知識社群與虛擬知識社群;
4、如何建立學習型組織,讓企業以智慧型的決策創新品質,創造價值;
5、如何建立完整的知識傳遞(分享)機制,即企業內部之知識傳遞(IntraKnowledge)、企業與網路間之知識傳遞(InterKnowledge),以及企業與企業間之知識傳遞(ExtraKnowledge)。

常見導入模式

高層導入式:這種模式與本案例情況基本相同,一般模式是——企業管理高層意識到企業的問題所在,希望套用知識管理來解決困境;或聽說了“知識管理”理論,感覺是一個創新的思路,於是希望試一試;不管哪種誘因,這種導入模式的特點是高層提出、高層主導、高層決策。其優點在於“知識管理”一躍成為“一把手”工程,推行的阻力會變小很多;其缺點在於,領導主觀意識較強,某些時候會影響到項目的科學決策與推進。
需求導入式:有問題存在,就有需求,有需求就要解決。本案例中,工程經理遇到了大麻煩,在一塊石頭上跌倒了2次,如果此時他意識到可以採用“知識管理”避免同樣尷尬的發生,從而提出尋求知識管理解決之道。那么這就是一個完美的需求導入模式。該導入模式的優點在於,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缺點在於可能會因為迫切解決問題的想法,簡化或縮小了知識管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系統導入式:在實際的知識管理案例中,很多是以IT系統為切入點,企業圍繞IT系統進行知識的整理、分享、創新,通過IT系統的規則、現有功能,逐步誘導參與者發現其優點和好處,並參與到知識管理的進程中來。可以在員工理解或不理解的情況下,都有效快速的推進知識管理工作,減少知識的流失,構建起企業的知識庫。優點在於,可以快速的通過構建一個容器,讓散落的知識有法可依,有處可去,有地可取。缺點在於,過於注重系統,忽略了知識管理規則和制度的建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