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_睡鼠科
拉丁文名_gliridae
生存年代_漸新世
生存地點_歐洲中國
物種種類_哺乳綱mammalia鼠形亞目
簡介睡鼠科(gliridae),歐洲化石多,中國近年已有化石發現。
正文
齧齒目的1科。通稱睡鼠。因有冬眠習性而得名。體型皆小,外形頗似鼠科動物,而多數種類的尾卻很像松鼠科的林棲種類;身體被覆厚而密的軟毛;尾長,多被以長毛;頭骨的聽泡膨大,內部被骨質膜分隔成幾個室;具20枚牙齒,每顆臼齒的咀嚼面均具有幾列橫向的琺瑯質齒脊;沒有盲腸。
睡鼠科動物以貪睡得名。它隨時都會打盹,即使在嘈雜紛亂的場所,照樣能睡著。睡鼠的冬眠期也很長。有一種分布於歐洲的睡鼠,1年中竟有7個月在冬眠。冬眠中不吃不動,呼吸幾乎停止,身體變得僵硬,外界的任何聲音都不能吵醒它們。睡鼠長得很像松鼠,個子很小,僅重30—100克,四肢較短,身後拖著一條多毛的長尾巴,趾爪彎曲,善於攀援爬樹。一般生活在樹林、灌木叢等地,以乾果、種子為食。每年夏季為繁育期。
分布
睡鼠科共7屬15種,分布較廣,西起英國,東到日本,即北自瑞典,南到非洲南部和印度。
中國有2屬2種:即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睡鼠別名林睡鼠,體長 8.5~12厘米,體型與姬鼠類相近;耳殼略短圓;尾長7.5~11.5厘米,尾軸覆以鼠灰或深灰褐色密毛,尾側毛較長,向兩側生長;頭部兩側從耳基部經眼到鼻各有1條黑色毛斑,體背和頭頂的毛從黃褐色、赤褐色至暗褐色,體側毛色略灰,腹部毛色乳黃。分布很廣,從義大利和瑞士向東一直分布到中國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山地。
生活習性
棲居於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山地溝谷灌叢。夜間和晨昏活動,善攀緣,能在樹枝上奔跑。在枝杈間營巢。食物有果實、樹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莖葉以及部分昆蟲,有時也吃小鳥的卵。每年繁殖1~2次,每胎產3~4仔,最多達6~7仔。數量很少,經濟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