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根據外壁紋飾可分為:類型I,棒狀突起頂端圃鈍;類型Ⅱ,棒狀突起頂端尖或具散突起;類型Ⅲ.棒狀突起頂端膨大成半球形。根據孢子直徑的大小,可分3個類群。
真蘚屬植物,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四分體,分離後逐漸發育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單細胞孢子。孢子多為黃褐色或黃綠色,均具萌發孔(Apern—re),即近極薄壁區。物種問孢子直徑差異較大,最小的為9.8lam,最大的達28.2腫1。在光鏡下觀察,Bryum c0,D . turn等8個種的孢子外壁顯示近於平滑,B.1onchocaulon等5個種的孢子外壁具細疣。
然而,掃描電鏡觀察證實,13個種的孢子的外壁均具棒狀突起,但棒狀突起的高度以及頂部的細微結構有差異。
生長環境
常在山地土坡及岩面著生,偶生於樹幹、樹 枝上。
分布範圍
真蘚屬以我國及世界各地分布廣泛的葫蘆蘚為例。
葫蘆蘚為小型土生蘚類,著生在潮濕與富有有機質的地方,常見於火燒跡地。植物體治理,叢生,莖短小,基部生多數假根,葉叢生於莖中上部,長卵形,中肋一條,葉片全部有一層細胞組成。雌雄同住,雌雄生殖器官的分別生於不同的枝端。產生雄性生殖器官,的枝端葉較大,聚晟枝端如花朵狀,中央有多個呈橘紅色的佩斯或稱隔絲總稱雄器苞。
分布於世界各地。
真蘚屬
蘚綱的一屬。植物體多密集叢生。葉常內凹,闊卵形、卵形、披針形等,葉基常較狹而下延多有分化的邊緣;中肋1條,多較粗。孢子體的蒴柄多為紅色,上部常彎曲呈弓形,孢蒴多下垂,圓筒形、梨形或棒槌形,蒴齒2層,內外齒等長。
本屬種類多變異複雜,已記錄800種以上。其中分布最廣而最常見的為真蘚(即銀葉真蘚)、叢生真蘚等。
真蘚目
(Bryales)是苔蘚植物門、蘚綱、真蘚亞綱的1目 ,歷來的含義較廣。分類 真蘚目曾包括泥炭蘚類和黑蘚類之外的所有蘚類植物。
M. 弗萊舍爾(1920~1924)和V.F.布羅泰魯斯(1924~1925)把煙桿蘚類和金髮蘚類植物從真蘚類的頂蒴類群中分出。 1954年,H. 賴默斯提升真蘚類植物為亞綱,與泥炭鮮、 黑蘚、 煙桿蘚和金髮蘚亞綱相併列。
現在,原廣義的真蘚目已分為無軸蘚目(Archidiales)、曲尾蘚目(Dicranales)、鳳尾蘚目(Fissi-dentales)、叢蘚目(Pottiales)、紫萼蘚目(Grimmiales)、葫蘆蘚目(Funariales)、光蘚目(Schistostegiales)、 真蘚目 (Bryales)、 變齒蘚目 (Isobryales)、油蘚目(Hookeriales)、木靈蘚目(Orthotrichales)、羽蘚目(Thuidiales)和灰蘚目(Hypnobryales)。
真蘚目現可分為6個亞目:真蘚亞目(Bryinales)、檜蘚亞目(Rhizogoniinales)、樹灰蘚亞目(Hypnodendriinales)、珠蘚亞目(Bartramiinales)、木毛蘚亞目(Spiridenti-nales)和美姿蘚亞目 (Timmiinales)。中國有上述各亞目的代表屬、種。
1960年,在蘇聯西伯利亞和烏拉爾以西的北部地區的二疊紀地層中,發現有真蘚目植物的化石標本,這是迄今有關該目植物的最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