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自由

真理與自由

《真理與自由》是2002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裕生。

內容介紹

近代哲學不僅把追求真理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且把維護自由作為自己的使命。那么,真理是什麼?自由又是什麼?真理與自由是否有關係,還是毫無關係?如果沒有關係,它們又如何共同構成哲學的根本問題?如果有關係,又是一種什麼關係?

我們知道,在一些哲學觀念里,真理一直被當做一個認識論的問題,而在認識論語境裡,自由則是對必然的認識。但是,這樣理解自由無異於取消自由。因為不管對必然有多么深入的認識,未被認識的必然並沒有減少,而且以這種認識為根據的行動永遠都只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而自由之為自由就在於它是自律的,即自己給出自己的法則。只有這種自律的理性自由才真正是人的自由,因為只有在這種自由中,人才自在,也即才是自己的位置上而獲得人自身的格位,從而獲得人自己的尊嚴與權利。因此,如果我們停留在認識論層面上,那么自由與人的尊嚴、權利、價值便毫無關係。然而,近代啟蒙哲學一個最偉大的貢獻恰恰就在於通過追問自由問題來確立和維護人的不可讓渡的絕對權利和絕對尊嚴,使自由成為一切倫理學和政治學的全部基礎。

這意味著要擺脫認識論哲學視野,才能理解整個啟蒙哲學的真正意義。本書的目的就是改變康德哲學當做一種認識論哲學來理解的傳統,試圖對康德哲學作出存在論闡釋:他的“哥白尼式革命”並非簡單地顛倒了認識論上的主-客關係,也就是調整了先驗存在方式與經驗存在方式的關係。

作者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哲學博士。2002年在德國馬堡大學哲學系進修。著有《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真理與自由——康德哲學的存在論闡釋(獲2004年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西方哲學史》第3卷。

作品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真理的嘗試與自由的缺失
1.1 真理的道路:從Logos到思想
1.2 柏拉圖的真理學說
1.3 亞里士多德的本體學說及其真理觀
1.4 培根的新工具:真理的力量化
1.5 笛卡爾的表象主體:真理就在於限制自由
——思維(真理)原則的自我確立
第二章 形上學的任務與存在論問題
2.1 《純粹理性批判》與基礎形上學
2.2 一個存在論問題:先驗綜合判斷如何可能?
2.3 存在論知識與存在者學知識的區分
第三章 作為存在論的超驗感性論
3.1 康德對感性論的變革:感性的超驗化
3.2 時-空的觀念化
3.3 時間:存在論的出發點
第四章 邏輯學與存在論
4.1 直觀的有限性與思想的必要(然)性
4.2 超驗邏輯學:邏輯學的區分
4.3 真理的邏輯學與幻象的邏輯學
第五章 作為存在論賓詞的先驗範疇
5.1 判斷與範疇
5.2 範疇及其完整性
5.3 存在論賓詞演繹的必要性及其原理
第六章 我思與存在論賓詞演繹
6.1 我思與時間
6.2 統覺的綜合統一:一切概念和知識的制高點
6.3 我思與範疇演繹
6.4 範疇如何是存在論賓詞:範疇的超驗演繹
第七章 時間與存在論圖式
7.1 引言
7.2 圖式與形象
7.3 圖式的時間性
第八章 超越的存在:理念與幻象
8.1 辯證論的雙重存在論意義
8.2 超驗理念:事物的自在存在方式
8.3 宇宙論理念
第九章 自由與二律背反
9.1 超驗幻象的產生
9.2 二律背反及其證明:幻象存在的分析
9.3 超驗感性論與二律背反的化解
9.4 自由與真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