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縣改革:績效預期與路徑選擇

(三)“省管縣”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 一、浙江推進省管縣體制改革的特殊優勢 二、市縣分治:省管縣改革的核心內容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叢書名: 省管縣改革:績效預期與路徑選擇基於浙江個案的研究
平裝: 27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7309550, 7807309555
條形碼: 9787807309550
尺寸: 20.8 x 14.6 x 2.2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何顯明,1964年生,浙江龍泉人,復旦大學行政管理學博士。現任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教授。公共管理學部主任、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政治學理論、行政管理學碩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公共管理學會副會長、浙江省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浙江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科學發展觀與浙江發展”研究中心政治學首席專家。先後入選浙江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重點資助對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五個一批”理論人才。1998年以來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省級規劃重點以上項目10餘項,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哲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有《市場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邏輯》、《權力與市場:權力交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信用政府的行政邏輯》、《超越與回歸》等個人專著8部。相關成果曾獲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全國行政學院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浙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目前主要從事市場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

內容簡介

《省管縣改革:績效預期與路徑選擇(基於浙江的個案研究)》共分六個章節,對省管縣改革中的績效預期與路徑選擇作了探討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制度環境變遷中的市管縣體制困局;省管縣體制績效的經驗驗證:以浙江為樣本;強縣擴權之後:省管縣改革的現實意義等。從“市管縣”到“省管縣”的行政層級改革,決不僅僅是一個取消地級管理層的簡單問題,而是廣泛涉及到行政管理層級與管理幅度的統一調整,省與市、縣職能的重新界定和配置,地方政府內部事權、財權的重新安排,政府、市場與社會關係的重構,司法體制、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權力的政治監督等一系列重大體制改革。

目錄

導論
一、從市管縣到省管縣:一個文獻綜述
(一)“市管縣”體制的局限和弊端
(二)“省管縣”體制的優勢及現實可行性
(三)“省管縣”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
二、省管縣改革的效應:一個理性的審察
(一)演進論視角下的省管縣改革
(二)政府轉型視域中的省管縣改革
(三)非均衡社會格局中的省管縣改革
(四)制度環境變遷中的省管縣改革
第一章 制度環境變遷中的市管縣體制困局
一、市管縣體制設計的初衷及其制度環境
二、“制度意外”與市管縣體制績效的抑制
三、地方政府行為邏輯的變遷及其對市管縣體制的侵蝕
四、市管縣體制與區域經濟發展階段性規律的衝突
第二章 行政層級與管理幅度:理論和經驗借鑑
一、政府層級與管理幅度的互動關係
二、西方國家行政層級設定及其演變趨勢
三、中國政府層級設定的歷史經驗
四、市場化進程中的政府層級相關變數的變遷
(一)政府職能定位的演變
(二)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政府管理技術條件的改善
(四)政府管理外部環境的變遷
第三章 省管縣體制績效的經驗驗證:以浙江為樣本
一、浙江現象及其與省管縣體制的關聯性
二、浙江省管縣財政體制的由來及其績效
三、浙江“強縣擴權”改革及其績效
四、浙江經驗的普適性與特殊性
五、“強縣擴權”經驗在全國的推廣
(一)強縣帶動與弱縣激勵並重模式
(二)重心下移、統一放權模式
(三)市縣分置與扁平化管理模式
六、“強縣擴權”改革面臨的挑戰
第四章 強縣擴權之後:省管縣改革的現實意義
一、浙江推進省管縣體制改革的特殊優勢
(一)行政區劃:行政小省的先天優勢
(二)市場化水平:相對合理的政府與市場關係
(三)體制背景:省管縣財政體制及縣域經濟現象
(四)強縣擴權:省管縣改革的經驗與基礎
二、省管縣改革與浙江城鄉一體化進程
三、省管縣改革與浙江經濟的轉型升級
四、省管縣改革與浙江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
第五章 省管縣行政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
一、擴權強縣:省管縣改革的現實突破口
二、市縣分治:省管縣改革的核心內容
三、區劃調整:省管縣改革的重要步驟
四、職責重構:省管縣改革的重要任務
五、財政均衡:省管縣改革的重要保障
第六章 省管縣改革的制度環境及其展望
一、政府職能轉變:省管縣改革的一個關鍵變數
二、區劃改革:省管縣改革的重要支撐
三、有序競爭:健全政府間競爭協調機制
四、權力制衡:探索省管縣體制下的政治分權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