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蝽類

盲蝽類

盲蝽類,是一種害蟲,北起黑龍江,南至廣東,西迄青海,東達沿海各省區,無論南北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害蟲名

盲蝽類

分布與危害

綠盲分布最廣,北起黑龍江,南至廣東,西迄青海,東達沿海各省區,無論南北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

1.綠盲蝽成蟲:體長5毫米左右。觸角比身體短,綠色。前胸背板上有黑色小刻點,前翅綠色,膜質部暗灰色。卵:長約1毫米,卵蓋奶油色,中央凹陷,兩端突起,無附屬物。幼蟲:初孵時全體綠色、複眼紅色,5齡幼蟲體鮮綠色,眼灰色,身上有許多黑色細毛,翅芽尖端藍色,達腹部第四節,腺囊口為一黑色縱紋。2.中黑盲蝽成蟲:體長,6-7毫米,觸角比身體長,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二稍小黑圓點,小盾片與爪片的大部分褐色。卵:長約1.2毫米,卵蓋有黑斑,邊上有一個絲狀附屬物向內彎曲。幼蟲:全身綠色,5齡時深綠色,眼紫色、腹部中央色深。3.苜蓿盲蝽成蟲:體長7.5毫米,觸角與身體等長,黃褐色,前胸背板後緣有二黑色圓點,小盾片中央有n形黑紋。卵:長約1.3毫米,卵蓋平坦,黃褐色,邊上有一個指狀突起。幼蟲:初孵時,全體綠色,5齡時體黃綠色,眼紫色,翅芽超過腹部第三節,腺囊口為八字形。4.三點盲蝽成蟲:體長7毫米左右,觸角與身體等長。黃褐色。前胸背板後緣有一黑色橫紋,前緣有二黑斑,小盾片與兩個楔片呈現明顯的三個黃綠色三角形斑,卵:長約1.2毫米,卵蓋上有桿形絲狀體。幼蟲:5齡幼蟲全體為黃綠色,密被黑色細毛,翅芽末端黑色,達腹部第四節,腺囊口橫圓形,前緣黑色,後緣稍淡。5.牧草盲蝽成蟲:體長5.5-6毫米,觸角比身體短。黃綠色。前胸背板有桔皮狀刻點,側緣黑色,後緣有二黑紋,中部有4條縱紋,小盾片黃色。中央黑褐色下陷。卵:長約1.1毫米,卵蓋邊緣有一向內彎曲柄狀物,卵蓋中央稍下陷。幼蟲:初孵幼蟲黃綠色,5齡幼蟲綠色,在前胸背板中央兩側及第三、四腹節間,各有一個圓形黑斑。

生活習性

1.6月間發生第二代,開始為害棉田,7至8月間發生第三和第四代,由於成蟲壽命長,產卵期達30-40天,故有世代重疊現象。卵散產在棉株嫩葉主脈、葉柄、蕾、嫩莖等組織內。第五代成蟲9月底羽化,10月上旬產卵,11月下旬陸續死亡。2.三點盲蝽在河南一年發生3代,以卵在刺槐、楊、柳等樹幹上有疤痕的樹皮內越冬。越冬卵4月下旬開始孵化,初孵若蟲借風力遷入鄰近苜蓿地、棉田、豌豆田內為害,5月下旬羽化為成蟲,第二代若蟲6月下旬出現,若蟲期平均15天,7月上旬第二代若蟲羽化,7月中旬孵出第三代若蟲,若蟲期15.5天。第三代成蟲8月上旬羽化,從8月下旬在寄主上產卵越冬。3.苜蓿盲蝽新疆和北京一年3代,山西、陝西、河南3-4代,以4代為主,南京4-5代。以卵主要在苜蓿茬地莖稈、雜草枯莖組織內越冬。新疆莎車在苜蓿地調查,越冬卵4月上旬孵出第一代若蟲,成蟲於5月上旬開始羽化。第二代若蟲6月上旬出現,成蟲6月下旬開始羽化,第三代若蟲7月下旬孵出,若蟲於10月中旬全部結束,第三代成蟲8月中、下旬羽化,9月中旬成蟲在越冬寄主上產卵越冬。多在夜間產卵,用喙先選適當部位後,每刺一小孔,產卵1粒於其中,卵垂直或略斜插入組織內,卵蓋微露,似一小釘,產卵處組織以後逐漸裂開,一排排卵略顯露出來。夏季第一、二代成蟲產卵,多在苜蓿株高20-40厘米處,秋季第三代成蟲則常產在莖稈下部近根的地方。在苜蓿地中,1-3代雌蟲產卵量,以第一代最多,為78.5-199.8粒,第三代產卵量最小,僅20.2-43.7粒。4.中黑盲蝽陝西、河南一年發生4代,各地均以卵在苜蓿、苕子或蒿類莖稈組織中越冬。4月上旬孵化,5月上旬羽化為第一代成蟲,6月下旬第二代成蟲羽化,第三代成蟲發生在8月上旬,第四代成蟲9月中旬羽化。5.牧草盲蝽新疆莎車一年發生4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樹皮裂縫內、藜科雜草下越冬。越冬成蟲3月中旬(南疆)至4月中旬(北疆)平均氣溫達9℃時開始取食並產卵。越冬成蟲壽命最長,其他各代只有25天左右。3-5月中旬首先在麥田,後轉移到二字花科和藜科(冬菠菜)等開花植物上取食產卵,5月中旬至6月中旬蟲口分散各開花植物上。5月底到6月初,開始割第一茬苜蓿,成蟲暫時遷出,不久苜蓿長起,又復遷入。如苜蓿遲至中、下旬收割,則大量遷入綿田。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主要危害棉花、苜蓿、胡麻、向日葵等。6.發生與環境的關係。(1)與溫、濕度及雨量的關係苜蓿盲蝽和三點盲蝽的適宜溫度為20-35℃,最適宜溫度前者為23-30℃,後者為25℃左右。綠盲蝽適宜溫度範圍更廣一些。春季低溫使越冬卵延遲孵化,夏季高溫在45℃以上時,成、若蟲大量死亡。盲蝽類是喜濕性昆蟲,幾種盲蝽越冬卵一般在相對濕度60%以上時才能孵化。一般6-8月降雨偏多年份,有利其發生危害。據陝西關中觀察,若6、7、8三個月,每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特別達200毫米左右時,發生重。如降雨量都不到100毫米時,則發生輕微。(2)與苜蓿長勢的關係從苜蓿盲蝽的發生期來看,凡苜蓿生長茂密,田間小氣候溫度較低時,各代若蟲、成蟲均晚一旬左右出現。從發生量來看,凡苜蓿生長茂密,6-7月份降水偏多年份,均有利於盲蝽的發生。但在乾旱或澆水不足的苜蓿地,由於苜蓿花序的形成本來就受到抑制,一旦被害,花蕾就更容易脫落,嚴重影響種子產量。

防治方法

播種前期:在播種前半月(之前3-4周用根瘤菌拌種)採用藥劑混合拌種,即80%可濕性福美雙粉劑+68%可濕性七氯粉劑(3-4千克/噸)。防治桿蠅、根瘤象甲及褐斑病。分枝期:留種田噴灑60%地亞農乳劑(500升/公頃)。現蕾期:噴灑0.2%樂果乳劑(500升/公頃)或80%可濕性敵百蟲粉劑(0.2千克/公頃)或20%甲基E-605乳劑(0.1千克/公頃)。此外也可以採取輪作、早割、低割、燒茬、翻耕、灌水、施肥等措施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