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盲人奧里翁:龔祥瑞自傳》是龔祥瑞先生對其一生經歷的回顧,也是對風雲變幻的20世紀法、政、學界的回顧。龔先生以筆端帶著感情的語言向讀者追述了自己在新舊兩個時代的人生經歷:在教會學校青澀的苦讀、青春時在清華的求學、留學英法的經歷、回國後經歷的戰亂、在昆明“西南聯大”的教授生活、在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法委兩個政權中經歷的公務員生涯、解放軍進城後留在北大迎接新政權的感受,以及他此後經歷的新中國的土改、反右、大躍進、“文革”、憲政研究和由此引發的論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個時段的真實記錄,無不波瀾起伏引人入勝。他的眼睛像一個歷史長鏡頭,全程記錄了近一個世紀他身邊發生的歷史和人文,生動再現了20世紀中國法、政、學界的風雲變幻和坎坷求真的人生體驗。
《盲人奧里翁:龔祥瑞自傳》這部自傳寫盡了龔祥瑞先生和他的時代的榮辱與悲歡。
編輯推薦
《盲人奧里翁:龔祥瑞自傳》:一代法學名師龔祥瑞先生塵封I5年之久的個人自傳首度面世,生動再現20世紀中國法、政、學界的風雲變幻和波瀾壯闊的人生體驗。
媒體推薦
人間未有無現實的理想,亦未有無理想的現實。歷史的前進是以無數人的被淘汰和未被淘汰為代價向前發展的。本書揭開了這無數人中的一頁。
——龔祥瑞
這部回憶錄記載了本人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各處求學、工作、生活的體驗。倘有幸終於落入您手中,並使您感到真實而親切,那就足以表達我對您的忠誠了。正像1949年以來,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組織和民眾“交心”一樣,在此書中,我不拘於任何被動或主動的形式,暢所欲言,因而可以希望從您那裡得到寬容抑或公正的回應。
但我應該立刻接著聲明: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貴的讀者;也不想討好官方——絕對的權威;更小想為所經歷的表面小同、實質相似的社會妄加歌頌或詛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內心世界鱗半爪的感受。
最後,我還想聲明,本人並無在有生之年出版自傳之意,卻存“藏之名山,傳諸後世”之心,而且隨著時光的流逝,也確信它必有問世之日,並能為吾人賴以生存的慈悲世界增添一份信念、一縷希望、一片愛心。
——龔祥瑞
龔祥瑞先生作為一個人,一個公民,他一生都在奮鬥:為自己國家的文明、富強奮鬥,也為自己個人的尊嚴和家庭的幸福奮鬥;龔祥瑞先生作為一個學者,一個公法學家,他大半輩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國如何創建政治學和公法學(憲法學和行政法學)學科,探索如何對中國公權力進行規範和控制,探索在個有著2000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度里如何建立憲政和法治。
龔祥瑞先生是我的老師,是我們北大法學院77級的公法學任課老師,我們這一代北大公法學生對公權力和公權力失控的危害以及規範、控制公權力途徑的認識主要是從聽龔先生的課開始的。我個人被龔先牛領進公法學這片廣袤之地後,就一直在行政法(公法的主要部門法)領域耕耘,而且繼續在這一一領域耕耘注定是我終生的事業。
無論是對於公法學者,還是對於普通人、普通公民,《龔祥瑞自傳》均值得一讀。一個人應該怎么對待自己、對待家庭、對待愛情、對待事業、對待朋友、對待國家?本書會留給你許多許多的啟示,龔先生的人生會留給你許多許多的思考。對於我們的政治家,我們的執政者來說,《龔祥瑞自傳》也值得一讀。領導一個國家,執掌一個政府,應如何對待人民,如何對待知識分子,如何慎用權力,是否也可以從本書,從龔先生一生的悲喜劇中悟出點什麼和有所啟示呢?我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姜明安(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著名行政法學者)
我寫本書始於1993年7月,我已82歲,卻還沒有把孩子時的事丟棄。如今仿佛對著鏡子觀看,半世紀前的往事,仿佛依然歷歷在目。
自1930年起我離鄉背井,遠走各地。這本書將告訴讀者我在各個時期、各個地方是怎樣在思考和感受的。我將用半文半白的地方語言向他們追述這一點。我希望,.這種體裁會使他們愛讀這本書;使他們覺得,它不是一本用專業語言編寫的法學及政治學教科書,而是在我家裡聽到的故事。
我清楚地認識到,沒有歷史傳統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傳統無一例外地都是歷史的過客。所以我既不忽視傳統而逃避現實,也不蹈常習故而故步自封。我是在追求中回顧,又是在回顧中追求的。你們可以舉把火把我的書燒成灰,但我自信,它的濃煙烈火將化為下一代人的法學之光。
凡是真實的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而且直至今日,我還未能找到區分正確與謬誤的界限,這顯然是我的生活時代的悲劇。其實不拘什麼時代,但凡有血有肉有靈的個體,不論其社會地位是高是低、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是美是醜,總是有限的、片面的,甚至是不倫不類、荒謬可笑的。一切事物,即使貌似真實,也未必正確,似應容得下任何性質的批判或扭曲。因為我承認社會的複雜性和人的不完備性,否則吾人就將喪失追求民主、公平、正義的全部依據了。因此,我要感謝過去與我相遇的所有的人,包括幫助過我或批判過我的人在內。
——龔祥瑞
作者簡介
龔祥瑞(1911—1996),中國著名憲法與行政法學者,中國政治學會發起人之一、常務理事。1911年7月3日生於浙江寧波,12歲入讀美國浸禮會所辦浸會中學。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1935年,與同學樓邦彥合寫《歐美員吏制度》出版。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庚子賠款公派留學,赴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LSE),師從著名政治學家拉斯基和憲法學大師詹寧斯。1938年,到巴黎大學攻讀行政法學。1939年夏,回國受聘“西南聯合大學”。1948年夏,到北京大學政治學系任教。1949年12月,到中共中央政法委參事室工作。1954年,北京大學恢復法律系,回校任教,曾任“國家法教研室”主任。1968年,被發往江西省鯉魚洲勞改農場教育改造。1971年—1981年,在北大法律系編譯室從事翻譯工作。1980年重返教室,為北大法律系77級、79級學生授課,講授《外國憲法》和《比較憲法》。1982年,開始在北大法律系招、授研究生。其後數十年,其弟子多成為中國學界、政界享譽國內外的傑出人物。1993年7月,開始寫作《龔祥瑞自傳》,歷時三年完稿。1996年9月3日逝世。
目錄
上卷 回顧集1911-1948
第一章 童年
1鹽倉門瓮城內外
2慕義婦女補習學校
3另一個世界
4教會中學附屬國民國小
5寧波華美醫院
6西門外的“真神堂”
7沙皮廠高級國民國小
第二章 中學生的浪漫曲
1四明中學話舊
2我的良師益友
3革命洪流衝擊著中學的大門
4得到一位年長者的厚愛
5自編自演抗日話劇
6情場上急流勇退
7最後的四出話劇
8家庭悲、慘劇
第三章 上大學
1保送到私立滬江大學
2告別教會學校
3改學政治學
4轉學國立清華大學
第四章 清華園裡的攻讀
1三載寒窗
2清華學子的使命
3想當助教,安身立命
4“寧靜致遠”的生活
5清華的學風
第五章 參加留美考試前後
1參試始末
2得失縈懷
3備考概略
4臨卷反應
5錄取後的實習
第六章 出國
1鄉土之戀
2再見!上海
第七章 留英歲月(一)
1“康得·凡第”號上的遐想
2赴英旅途見聞
3乍到倫敦
4我所知道的倫敦經濟政治學院(LSE)
5話說西安事變
第八章 留英歲月(二)
1星期日游海德公園
2在索耳茲伯里市希爾將軍家裡作客
3在去牛津的火車上
第九章 冒失留法
1忘我之交
2“都爾”行
3“坐懷不亂”
第十章 回國
1在柏林
2在羅馬
3歸來
4與父親的永訣
第十一章 履新
1從海防到昆明途中
2抵開遠站之前
3身外物和不朽的靈魂
第十二章 在西南聯大的第一年
1恬靜春城
2在我孤獨的時候
3宏濤弟到了昆明
4“行政研究計畫”
5科學研究與中國前途
第十三章 “一碧萬頃樓”里的一個夏天
1昆明西山有兩個大寺廟
2閣樓上的書房
3苗族“書童”
4兩個“單幫”老鄉
第十四章 到重慶探親
1先到江津
2一切“心照不宣”
3“未婚妻”給我帶來焦躁和不安
4舅母的判斷
5在北溫泉竹樓的對話
第十五章 在兩個分校:柏溪——敘永
1我結識了張匯文先生
2神奇的“愛”情結
3披星戴月訪柏溪
4在敘永的教學
5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
6吳晗先生走了“神”
7在重慶求精中學舉行婚禮
第十六章 重返昆明
1川滇道上遇故友
2清華人喜氣洋洋歡迎我們
3昆明、昆陽一水間
第十七章 為蔣經國幹了十個月的招生工作
1在重慶等候蔣經國
2兩次招生工作
3三青團內部的派系鬥爭
4急流勇退
5對經國先生的認識
第十八章 接觸實際
1平生第一次的悠閒生活
2對中國歷代官制的反感
3在資源委員會的作業
第十九章 出國考察(一)
1橫渡太平洋
2從舊金山到芝加哥
3訪問懷特教授
4到了紐約
5在華府訪問文官考選委員會
第二十章 出國考察(二)
1重逢班傑明先生
2訪問TVA
3在華人家裡作客
4重訪倫敦、巴黎
第二十一章 台灣、海南之行
1話說台灣——美麗之島
2到了“二·二八”事件後的台北
3到了新竹和高雄
4榆林港的景觀
第二十二章 重返北平校園
1我下了決心
2有朋自北方來
3一次重大的轉折
4安頓家務
5返抵古城
6北京解放前夕
7高名凱的高見和小王的近視
下卷 追求集1949-
第一章 解放後的認真思考
1迎接解放軍入城
2新中國內外政策對我的啟示
3我的認真思考
4我對毛澤東思想的初步認識
第二章 土改
1惡霸地主被槍斃
2鬥爭會場景
第三章 接受再教育
1在政務院(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員會
2在中央政法幹校
3“三反”、“五反”擴大化
4蘇聯專家來華講學
5教青年工人學語文
第四章 回北大從頭越
1向黨交心
2教研室的教學生活
3我當上了反面教員
4談胡變色
第五章 反右鬥爭的前前後後
1“引蛇出洞”的戰術
2順理成章的自我改造
第六章 中國在“躍進”中:(一)好大喜功
1勝利引起的騷動
2中國人相信標語口號
3詩歌滿牆
4文教界的狂風
第七章 中國在“躍進”中:(二)天災人禍
1虛報產量
2全民煉鋼3發射衛星,餓死百姓
第八章 下鄉
1山溝里半工半讀
2向農民奉獻一片愛心
3挑土修壩,培育師生恩情
4在近郊區勞動整社
5到湖北農村搞“四清”和“社教”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是是非非
1聶元梓的“一張大字報”
2掛牌遊園
3隔離反省
4一身濕透
5批鬥合
6打掃廁所一“為人師表”
7夜半問罪
第十章 鄱陽湖畔
第十一章 “被打入冷宮”莫等閒
第十二章 重返教室
第十三章 出國講學
7在法國
8在美國
第十四章 訪英的法學家代表團
第十五章 我的導師:拉斯基
第十六章 我的同伴:洛伊
1我在美國得到的印象
2洛伊教授講學內容
3在北大的活動
4在北京其他單位的學術活動
5武漢、上海和杭州之行
第十七章 寧波大學
第十八章 康奈爾大學
1康奈爾的辦學思想
2康奈爾的辦學方案
3我在康大的研究工作
第十九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
1國外見聞
2國內言論
第二十章 事與願違
1慶祝美國憲法頒布兩百周年
2參加華盛頓一次比較憲法研討會
3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的遭遇
4參加世界未來學會在京召開的國際會議
第二十一章憲法理論問題
第二十二章 兩代人的對談——永恆的懷念
第二十三章 告別教室到基層調查
1告別教室
2難忘的調查——一項新追求
第二十四章 上海憲政史研討班被歪曲了
第二十五章 走向新世紀
1對新世紀的嚮往
2選拔新世紀的人才
3投下了陰影
第二十六章 松花湖畔的最後感受
後記
龔祥瑞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