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利潤規劃概述
企業目標利潤規劃是現代企業科學管理方法之一。它通過對企業未來一段期間內,經過努力應達到的最最佳化利潤即目標利潤進行科學的預測,控制、規劃、掌握其影響因素及變化規律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的活動。
企業進行目標利潤規劃主要適用的方法是本量利分析法。這種方未能通過業務量、成本利潤之間的關係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規劃和控制。它是目標利潤管理的基礎方法。
目標利潤規劃的原則
1.目標利潤必須具有可行性,它必須反映企業的未來能實現的最佳利潤水平,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既先進又合理。
2.目標利潤規劃必須具有客觀性,在規劃目標利潤時必須以客觀存在的企業實際狀況,技術條件。市場環境為基礎,必須以實際參數為依據,不能脫離現實,不能憑空想像即定目標。
3.目標利潤規劃具有指導性,目標利潤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更改,因為它是經過反覆測算確定的對以後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對未來發展起規定和約束作用。企業應根據確定的目標利潤及時組織落實,為實現目標利潤在產量、成本、價格等方面必須達到各項指標提供條件,並認真實施也確保實現目標利潤。
4.綜上所述,任何企業都應認真做好目標利潤規劃,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影響目標利潤規劃的因素
1、資本保值與增值目標
實現資本的保值與最大限度的增值是企業經營理財的最終目的。保值的根本是增值,沒有增值,也就不可能實現資本的保值。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要想實現資本保值,要求資本(首先是資產)的增值率不得低於市場的平均水平。從實現資本保值的目的出發,要求企業在目標利潤規劃時,必須充分考慮所有者的收益期望。當然從所 有者角度來看,這一利潤目標首先是稅後利潤概念。
2、市場競爭
站在企業角度,資本保值增值目標源於出資人約束,屬於企業經營理財的內在目標。然而,在市場環境下,這一內在目標最終能否實現,首先取決於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因此,立足市場競爭,要求企業必須確立以市場開拓為龍頭的行銷戰略,明確企業的目標市場和具有競爭力與增長潛力的產品定位,通過不間斷地市場滲透、市場開發、 產品開發與多元化經營,實現與市場的對接,保障企業銷售目標的順利實現。
3、資源的配套程度
能否實現目標銷售,直接取決於企業各項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務資源、管理資源、技術信息資源等的配套狀況。實現企業的銷售目標需要考慮企業各項資源的配套狀況。要保證預期銷售目標的實現,企業必須全方位地提高各項資源的素質與配套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目標銷售的實現具有可靠和可信的依據。
4、納稅約束
納稅因素對制定目標銷售與目標利潤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影響以及由於納稅而導致企業主權資本增值率的降低等方面。由於資本實際增值率或報酬率完全是一種稅後的概念,而符合市場競爭及資本保值與增值需要的目標利潤,首先應當是一種息稅前利潤概念。要使所有者或出資人的期望收益目標實現,首先要使企業資產的息稅前收益率達到甚至超過社會或行業平均水平,同時通過對成本開支的嚴格控制以及稅收籌劃的有效實施與資本結構的合理安排,確保稅後利潤目標預期的順利實現。
5、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企業財務行為不單與所有者的利益密切相關,同時也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如債權人、供應商、顧客、雇員(包括經營管理者)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其他利益相關者看來,儘管所有者享有企業的控制權與分配權,但他們對企業也有著合法權益要求。如果企業在制定目標利潤時、完全只考慮所有者保值增值目的,而忽略了其他相關者的期望,勢必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本量利分析法在目標利潤規劃中的套用
在企業規劃之中,利潤規劃是基本的規劃之一。利潤規劃規定在將來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利潤目標及其實現方法。與企業損益表中的事後利潤不同,目標利潤是一種對未來某時期利潤的預期。它和預計收入、標準成本之間有著如下的等式關係:目標利潤= 預計收入-標準成本目標利潤可以根據企業過去的相關數據和同類企業的情況進行估算而得。在利潤規劃的本、量、利分析中,存在著一個特殊的產銷量點,在該點上,企業的總成本和總收入相等而出現不盈不虧的現象,這一點就稱作保本點或盈虧平衡點。企業的保本點,可以根據一項產品、一組產品、一個事業部、整個企業的成本來計算。在計算保本點時,必須把企業生產活動和非生產活動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都包括在內。
運用公式的方法進行本、量、利分析稱作公式法。除公式法外,還可以用圖將本、量、利三者之間的關係表達出來,該種方法被稱作本、量、利分析的圖解法。圖解法就是將銷售收入曲線和生產成本曲線合併在一起,作出直角坐標上的圖像,成本曲線是固定成本曲線和變動成本曲線的合成,銷售收入曲線一般是一條通過原點的直線,斜率為單位產品的銷售價格。
總成本線上某一點的縱坐標,是變動成本線上與該點橫坐標相等的點的縱坐標加上固定成本。總收入線和總成本線相交於點(5,2.50)。交點處總收入等於總成本,因此,交點即為保本點。在交點上方,總成本線低於總收入線,企業獲利;在交點下方,總成本線高於總收入線,企業出現虧損。總收入線和總成本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就是企業在某個銷售額(橫坐標)下的盈利或虧損。保本點處的銷售量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量,跨過此點,企業贏利。在規劃目標利潤時,企業預計的銷售量往往是大於保本點處銷售量的,企業預計的銷售量和保本點處銷售量之間的差額稱作安全邊際。安全邊際標誌著從保本點銷售量到預計銷售量之間有多大差距,如果企業不能達到預計銷售量,並且所差的數值超過安全邊際,企業將發生虧損。安全邊際= 預計銷售量(或金額)-保本點銷售量(或金額)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 預計銷售量×100%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常用來測定企業經營某種產品風險的大小,因為它們可以用來表示預計銷售量高於或者低於保本點銷售量的情況,安全邊際率越高,則表示情況越安全,因為銷售量降到保本點的風險越小。
在本、量、利分析中,主要因素如售價、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業務量等,如有變動,對保本點均有影響;同時,保本點僅是目標利潤為零的點,而企業的目標利潤往往不為零。因此,我們必須討論在各種因素變動的情況下,本、量、利關係有何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