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暈

目暈

目暈,病症名,中醫上講眩暈可由痰、風、虛、濕等引起。一般有兩大表現症狀,沿黑睛與白睛交界處出現的灰白色環狀混濁,其二是患者眼觀燈光時有紅綠色彩環圍繞。應積極治療,如延誤治療,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病證名。其義有二:
①指沿黑睛與白睛交界處出現的灰白色環狀混濁。《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目為肝之外候。肝藏血,血氣不足,則肝虛,致受風邪,風邪搏於精氣,故精氣聚生於白睛之上,繞於黑睛之際,精彩昏濁,黑白不明審,謂之目暈。”
②指患眼觀燈光時有紅綠色彩環圍繞。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目別無甚病,但見燈視月及隙漏之處,則有碗大一圈環影睛外,其色內青紅而外紫綠,絕似日華月暈,故曰目暈。大意水衰不能制火,水火相射,則乖戾之氣激而上浮,故能無中生有。……凡人勞極久視,廢眠強起,便有此弊,可暫而不可常,須四君合補水寧神立愈。或平氣和衷湯進一、二劑亦妙。”本病類今稱之虹視現象。應積極治療。如延誤失治,常導致失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