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鑑賞家,ACI國際註冊鑑定評估師,當代知名書法、篆刻家、中國古玩收藏鑑賞研究會會長、河南電視台《中博鑑藏》欄目專家組組長、廣東衛視“天下奪寶”欄目專家組組長。先生自幼秉承家學,習書法篆刻,研古玩鑑賞,歷收藏鑑賞四十餘年。先生篤學深刻、廣為涉獵,轉益多師,慧眼獨具,尤善判古陶瓷器和近現代名家書畫,受到業內好評。先生為人誠摯,坦蕩磊落、常以“傳業授道”為懷,廣為藏家解惑釋疑,被藏友們譽為學者型具公信力專家。先生書法造詣頗深,篆、隸、楷、行諸體皆工,用筆沉穩蒼勁,剛柔相濟,自成機杼。其書法作品“寧靜致遠”被世界第一大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亞洲館收為館藏。
主要作品:《談瓷論道》、《書畫鑑賞》、《紫砂壺品鑑》等。
其作品先後發表於各大報刊和專業雜誌,多次被百度、新浪等多家媒體、各大拍賣公司網站轉發,深受廣大藏友歡迎。
盧鶴壽先生工作四十餘年來,先後在部隊和地方機關單位任職。工作之餘,他堅持刻苦鑽研,轉益多師,深得國內外名家大師真傳。2007年後專事古玩研究鑑賞,在各地講學、鑒寶,先後任職:
中國文物學會理事
廣東衛視《天下奪寶》專家組組長
河南電視台《中博鑑藏》專家組組長
國家大型經濟觀察月刊《支點》特邀欄目撰稿人、專家。
走進中博鑑藏古玩藝術館,瞬間被一種濃厚的藝術氣息籠罩著,它沒有巴黎羅浮宮的高調奢華,亦不似故宮博物館一樣雍容華貴,但依舊能讓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過去和吳冠中談論《北國風光》,與齊白石共賞花鳥魚蝦。在這裡筆者見到了我們的主人公——盧鶴壽。一位一米八四,長得酷似毛主席的和藹可親的老人,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家派頭,而是很親切地帶領我們參觀了藝術館的各個展區,並向我們一一講解了每件藏品。言談中,給人以舒服、明朗、豁達的感覺。瞬間讓筆者覺得眼前這位會長,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更像是一位“接地氣”的師長。
盧老師出生於收藏世家,自幼秉承家學,學習書法篆刻,研究古玩鑑賞。12歲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寫《毛主席語錄》曾經獲得全國書法比賽二等獎。每逢春節,盧老師有個習慣,就是跑遍十里八鄉,只是為了看看人家的春聯都是怎么寫的,研究字型、內容。正是這種篤學慎思的精神,讓盧老師後來拜訪多名專家學者,博採眾家之長,終成一代鑑賞大師。
盧老師一輩子熱愛文字,喜歡文化,又能夠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可謂是興趣和事業結合的完美詮釋了。談及此事,盧老師很謙虛地笑了笑說道“我這輩子屬於運氣比較好的”。可我們都知道運氣不會讓你成功,本領和能力,才是成功的根本道路。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君子首先要藏器於身,方能待時而動。
作為一輩子從事古玩收藏鑑定工作的資深人士,盧老師對目前的收藏界有很多自己的看法,首先,他認為目前中國的收藏界發展態勢良好,全國大概有八千萬人在玩收藏,而中原地區文化底蘊厚,收藏人氣旺,政府大力扶持“文化經濟”,又有很多政策優勢,因此收藏將是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也是文化得以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其次,對於收藏入門者來說,盧老師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收藏永遠不缺市場,缺的是眼力”。在起步時要“多看少動”,多到博物館觀看真品,“不知真,焉知假”,只有多看真品才能鍛鍊自己的眼力,然後再逐步分類別地進入收藏,“學術有專攻”。
另外,端正收藏的出發點也是必須的,把收藏物品看作是收藏一種文化,收藏一種快樂,收藏一份健康,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地去享受收藏。盧老師還舉了很多例子說明了收藏的價值和意義所在,盧老師的理念就是收藏一定要以弘揚傳統文化,提升自己人生品味為主,收藏的不只是財富,更是收藏文化、收藏快樂、收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