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盧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贄①。公閱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語曰:“非秀才之文。”對曰:“某②苦心憂課③,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為文。兼④能暗誦否?”客詞窮,吐實曰:“得此文,無名姓,不知是員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雖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問其所之。曰:“汴州梁尚書也,是某親丈人,須住旬日。”公曰:“大梁尚書乃親表,與君若是內親,即與君合是至親。此說,想又妄耳。”其人戰灼⑤,若無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時惡文及大梁親表,一時奉獻!”
注釋
①投贄(zhì):投遞求見的名貼,這裡指秀才把文章遞進去,求得提拔的意思。
②某:自稱,相當於“我”。
③課:功課,學業。
④兼:這裡可譯作“也”。
⑤戰灼:哆嗦,打戰。
⑥閱 ︰閱讀。
⑦假:借用。
⑧但:連詞,表示轉折,卻。
⑨窮:窮盡,完
譯文
盧君出任衢州牧,有一個讀書人來投遞求見名帖。盧君翻閱他寫的文章,讀了十篇,都是盧君所寫。盧君悄悄地對這個讀書人說:“這不是你寫的文章。”秀才回答說:“這是我苦心鑽研學業所得,不是出自他人之手。”盧君說:“這些都是我所寫的文章,(我能背誦他們)你也能背誦嗎?”秀才無話可說,只得據實回答:“我(偶然)得到這些文章,沒有署名。真的沒想到是員外您所撰寫的。”(說著)驚慌失措就要離開。盧君說:“這雖然是我寫的,也沒給人看過,只有你有它。”等到他離開時,盧君問他要去哪裡。秀才說:“汴州梁尚書是我的岳父,我到他那裡去住十天。”盧君說:“大梁尚書是(我)的表親,如果與你是內親,那么我與你該是至親。你這話,想來又是借用的吧。”這個人戰戰兢兢,無地自容。盧君說:“不必這樣。你先前抄襲的文章和所謂的大梁親戚,一起送給你吧。”
相關題目
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1)非假手也 (2)客詞窮 (3)秀才但有之(4)若無所容
答案:(1)借、假借 (2)盡、完 (3)只、只管(4)好像
二、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此某所為文。兼能暗誦否。答案:這是我寫的文章,我們兩個都能背誦出來嗎?
2.比去,問其所之。 答案:等到(秀才)要離開(的時候),(盧君)問他要到哪裡去。 3、選文中秀才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案:秀才是一個弄虛作假(虛榮淺薄,不學無術,不知悔改,愛吹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