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山風景區[河南泌陽]

盤古山風景區[河南泌陽]
盤古山風景區[河南泌陽]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盤古山,古名盤山,又名九龍山。其山勢嶙峋,堆嵐疊翠,矗立於桐柏山余脈、河南省泌陽縣盤古 鄉境內。是泌陽人民心中的一座神山、聖山。

基本信息

簡介

盤古山風景區盤古山風景區
據清道光《泌陽縣誌》載:“盤古山,縣南三十里,蔡水出焉。本名盤山,後訛為盤古,因立盤古廟於上。”泌陽春秋時屬楚,戰國時曾屬韓,秦統一屬南陽郡,是一個南北文化融合交會的地方。歷史上,漢人敬祖盤古于山上,故盤山始稱盤古山。南“蠻”族人集居於此時,曾在這裡設廟敬奉其先祖盤瓠。因此有人說,盤瓠乃苗瑤系的族源大神,各成體系,又有一些發展關係。神話傳說與地名的結合存在時空上的差距,這才是《泌陽縣誌》所言“後訛為盤古”的原因吧。
地質專家們講,盤古山要由震旦第變質岩及燕山運動第二次侵入的二長花崗岩和均質混合岩構成。從地質學和考古學方面講,是已風化了的、年代久遠的老年山。“若其勢磅礴,逆折,狀若胎,蒿殿其北,荊沔包其南。右枕熊耳之巔,右南桐柏之山。”(明李夢陽《大復山賦》)

山東南,峰戀起伏,綿延百里,林木競秀,霧氣蒸騰。
山西北,綠野平疇,一望無際,河流蜿蜒,風光旖旎。
這裡是北亞熱帶與暖溫過渡地帶,大陸性秀風氣候,四季分明,環境宜人。這裡是盤古開天闢地居住的地方,“昔盤古氏作茲焉,用宅。”(明李夢陽《大復山賦》)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後,玉帝讓盤古兄妹在農曆三月三日“滾磨成親”,史妹二人便在此山定居。爾後捏泥人繁衍人類,又派往四面八方謀生。盤古兄妹成親時滾的磨扇就在山腳下的大磨街頭,搭救盤古爺奶的石獅子立在西山坡,猴山、八子山、盤古爺的石箱子、盤古井、百神佑子建的百神廟等勝跡尚存。
盤古山頂的廟宇早在西漢時就已存在,殘留有漢代繩紋磚瓦陶片,井圈等遺物。經歷代修葺,隨、唐時廟宇已有相當規模。迄今,廟內仍遺留明代萬年間鐵磬一個。原廟宇毀於清及民國時軍閥土著的戰火。今盤古大殿,高大古樸,其勢莊嚴。內塑有目光炯炯、頭長雙角、手持太極鏡、身槲葉的盤古巨人坐像一尊。護衛羅漢和金童玉女站立兩旁。東廊房供奉送子奶奶,稱娘娘殿。西廊房塑財神像、張天師像,一臉黑色,低頭不語。
農曆三月三是盤古的子孫朝聖祭祀、尋根拜祖的盛會,四面八方百姓紛至沓來,虔誠朝拜,古今綿延不斷。
盤古恩澤這一帶子孫,每年總是“電不閃,雷不打”的下三場私雨,以保這裡長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盤古山因盤古開天闢地而名揚四海,盤古的神話因盤古山勝跡質證而歷久彌真。這種一代代口語傳承的故事,早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產生著政治、經濟、教育等巨大作用。
近年來,泌陽縣委、縣政府成其重視盤古文化的現實意義,專門成立了泌陽縣盤古文化研究中心,以傳統三月三廟會舉辦中國盤古文化節,並且把盤古文化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全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項目。
2005年,泌陽縣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申請,經專家組對盤古山及其文化的考察、評審和驗收,盤古山被正式命名為:中國盤古聖地。這是對泌陽文化的肯定與彰顯,必將進一步促進對盤古文化的研究與弘揚,也將極大地吸引全國及海內外華人華僑來此觀光旅遊和尋根朝聖,讓世人領略盤古精神的偉大與崇高,進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提高國人的思想境界,為國家的昌盛繁榮富強作出貢獻。
盤古開天造化生靈傳千秋,始祖闢地定乾坤繁衍人類承萬年。盤古聖地正以嶄新的風貌迎接海內外盤古後人回來省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