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趾

盜跖(zhí)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相傳是當時賢臣柳下惠的弟弟,為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因以展為姓。系戰國、春秋之際奴隸起義領袖。“跖”一作“蹠”。在先秦古籍中被誣為“盜跖”和“桀跖”。

簡介

盜跖其人,出自《莊子》一書。盜跖這個人,據說是盜賊們的祖師爺東周時代的大盜,是孔子的朋友柳下季的弟弟。據《莊子·雜篇·盜跖》)中記載,“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死利於東陵之上。大多說人認為他是大盜唯恐天不亂的人。也有人把盜跖說成成起義領袖。有《賀新郎 讀史》詞贊曰:“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趾莊礄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盜跖(zhí職),跖被古代統治階級污衊為“盜”,後來襲稱盜跖,春秋時人。莊屩(jué決),戰國時人。近人多認為他們是當時被壓迫階級的起義領袖。《荀子·不苟》稱盜跖“名聲若日月”。同書《議兵》稱楚國在垂沙一戰(前三○一年)被齊、韓、魏三國打敗,將領唐蔑被殺,“莊屩起,楚分而為三四”。流譽,流傳名譽。陳王,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他進占陳縣(今河南淮陽縣),稱王。揮黃鉞(yuè越),揮動飾以黃金的大斧。《史記·周本紀》曾說周武王用黃鉞斬商紂。這兩句是用來概括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被壓迫人民的武裝鬥爭。
也有人說盜跖是春秋時期和孔子同時代的一個農民起義首領,後來的統治者都把他作為殘暴、兇惡的化身,可是這個人橫行無忌,殺戮劫掠,最後竟得善終,證據見元雜劇《竇娥冤》:“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和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命更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元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盜趾的“盜亦有道"與厚黑學
莊子說:“盜亦有道”。其中最有名的是春秋時期的盜趾,根據史書記載,盜趾和屬下說過五個字,謂之“盜義“。簡單的說,“聖”就是當大盜的人,能事先知道財物放在房間的什麼位置;“勇”就是偷東西的時候要一馬當先;“義”就是偷完東西之後,最後出來;“智”乃是判斷情況,看能不能下手;“仁”就是把偷來的東西分得很平均。如果做不到這五點是不能成為大盜的。聖勇義智仁這五種品質,本來是聖人所做的,盜趾能用盡他們,而成為大盜。反過來說,厚黑兩字本來是大奸大詐的人所做的,一般人很好的利用它,就可徹底的成為大聖大賢的人。
閱梁羽生《古聯觀止》中有一聯,曰:
得失乃今古亡羊,任他們為帝為皇,為王為霸,
大踏步跳出簪纓範圍,說什麼柳下聖兄留青史;
富貴亦英雄走馬,像俺者不士不農,不工不商,
小發身坐享早晚香火,也有那花間賢姐唱黃梅。
據梁先生介紹,此聯乃是盜趾之廟的門聯,其中“柳下聖兄”指的是柳下惠,柳下惠原名展禽,是一個注重禮節行德的士大夫,傳說他是盜趾的兄長,而他的行為恰好和盜趾走了兩個極端。下聯中的“花間賢姐”乃是“青樓女子”,青樓女子最怕男子“坐懷不亂”故舍柳下惠而取盜趾了,這是對盜趾的讚美也是古人對世俗禮教的不屑和斥責。
盜趾那些事
《莊子·雜篇·盜跖》的故事大概說的是孔子上門拜訪的時候,盜趾正在煎人肝。他顯然對於老夫子仁義禮智信的“正確導向”並不感冒,反而理直氣壯地把至聖先師罵了個狗血噴頭:“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趾!”翻譯成現在的話,意思大概就是:你孔子成天東跑西顛到處宣講你那套禮治的道理,不就是想影響人家決策,自己出名嗎?天下搞成這樣,都是你們這些學家的主張造成的;相比之下,我不過就是搶了幾個錢而已。幹嗎沒人說你是“盜丘”,反倒說我是大盜?(大有新左派精神,堪為當代憤青之祖師爺。)說得孔夫子汗流滿面,落荒而逃。
魯迅曾有過描述:“柳下惠看見糖水,說‘可以養老’,盜趾見了,卻道可以粘門閂。他們是兄弟,所見又是同一的東西,想到的用法卻有這么天差地遠。”為什麼呢?
盜趾的史觀也是偏離正統的,令人咋舌的。“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以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盜趾自己是個無惡不作的暴徒,卻稱他人為“亂人之徒”,而且儼然自成邏輯,理直氣壯。
《莊子·盜趾》篇虛擬了盜趾和孔子的對話。在那裡,孔子被描述成一個猥瑣的小人,強盜盜趾卻是普世價值的代表。有一段,盜趾是這樣侮辱孔子的(參考了花城出版社孫雍長編譯的《莊子》:直接轉述白話文):“......眼睛想看漂亮的顏色,耳朵想聽悅耳的聲音,口想要享受香甜的美味,志氣想要飽滿充沛。人高壽是一百歲,中壽是八十歲,低壽是六十歲,除去疾病、死喪和憂患,其中開口歡笑的日子,一個月裡面不過四五天罷了。天和地沒有窮盡,人的生死有一定的期限。拿這些有期限的身體,寄托在無窮的天地之間,短暫得如同駿馬從縫隙上飛馳而過。不能使自己的身心志趣快快樂樂,不能頤養自己壽命的人,都不是通曉大道的人。你說的那些東西,都是我所拋棄的。立刻給我滾回去......”
歷史長河中的盜趾
杜甫“儒術於我何用哉,孔丘盜趾俱塵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