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樂經濟園區

盛樂經濟園區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原名為盛樂經濟園區,始建於1999年5月,先後晉升為自治區級開發區、全國鄉鎮企業科技開發區和自治區級高新技術工業開發區。

公園介紹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原名為盛樂經濟園區,始建於1999年5月,先後晉升為自治區級開發區、全國鄉鎮企業科技開發區和自治區級高新技術工業開發區。2006年9月國家發改委批准更名為“內蒙 古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北魏盛樂古都遺址位於開發區西側,代國、北魏在此建都140餘年,歷十四帝,人稱“草原第一都”。盛樂古城歷史悠久,秦漢置郡、北魏建都、隋唐設府,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4.8平方公里,達到“七通一平”的建成面積14平方公里。整個開發區呈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地勢,海拔1100—1130米,地域廣闊且易於開發。開發區的區位、交通優勢得天獨厚。處於自治區經濟發達地區呼、包、鄂(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金三角地帶”;地理坐標東經111°47′30″,北緯47°28′00″。屬半乾旱性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4,最高氣溫31°C,最低氣溫零下21°C,年降水量421毫米左右。209國道縱穿區境,縣境公路四通八達;南距和林格爾縣城7.8公里,北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三環高速公路20公里;南距豐準鐵路(豐鎮—準格爾)38公里,北距航空港—白塔機場41公里,且均有國道、省道及高速公路相通。

發展狀況

基礎設施建設狀況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經營,以建設綠色環保型開發區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通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已建成環境優美,產業發達的頗具一定發展潛力的新型開發區。

1、道路縱橫交織有序。現已修築七橫八縱主次幹道16條,其中黑色路面66.2萬平方米,道路長度為47381米;同時與主次幹道相隨的水、電、暖及排洪排污工程均已配套建設。

2、水、電、熱、氣供應充足。(1)地下水儲量豐富,且水質好,完全可達到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標準,現已形成4萬噸的日供水能力;(2)現已建有3.5萬伏、11萬伏和22萬伏變電站三座,並已建成糞污沼氣發電項目,即將建成利用檸條枝梢為燃料的年發電量16800萬度、年熱產量308萬噸的生物質能熱電聯產項目,電力供應十分充足;(3)供熱、供汽能力達到每小時330蒸噸,完全能夠滿足生產生活的用熱用汽需求;(4)建成日處理污水能力1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三座。

3、通訊設施發達,信息化程度較高

中國網通、移動、聯通、鐵通等先後入駐開發區;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均實現了電話程控化、傳輸數位化、辦公自動化;呼市至北海光纜途經開發區並留有接口,寬頻網可直接接入開發區。

4、生態環境建設形成特色。開發區南山生態建設和水保治理工程不僅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而且綠樹成蔭,與昌盛閣交相輝映,形成一大景觀。開發區道路兩側和機關、企業院內全部實現綠化、美化、亮化,綠化率40%;而且根據街道縱橫分布,合理搭配樹種,分別栽植了雲杉、樟松、油松、杜松、檜柏、側柏、新疆楊、花灌木等行道樹,道路兩側建有草坪和鮮花池。入區工業企業全部通過環評審批和環保驗收;排洪排污及其處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積極引進、開發循環經濟項目方興未艾。漫步在開發區街頭或機關、企業院內,到處松柏常青、鮮花怒放、綠草滴翠、街燈輝映、如詩如畫,無噪音、無污染,空氣清新、賞心悅目,有回歸大自然之感覺。

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經過九年的超常規努力,在過去風沙瀰漫、人跡罕至的荒漠土地上,一座現代化的工業開發區正在迅速崛起,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在開發區內註冊的企業已有400多家,其中入區工業企業40多家、自治區重點大學1家、職業中學一家、四星級酒店1家、大型商貿城一座、外國專家圓緣小區、盛樂新城花園式小區各1處。不僅工業經濟從小到大,突飛猛進,而且開發區逐步具備了城市功能,具備了旅遊和大型會議的接待能力。

從1999年投建到2007年底,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累計完成工業產值514億元,累計實現銷售收入485.8億元,累計實現財政收入27.3億元,招商引資累計完成129億元,出口創匯累計完成6837萬美元。2007年工業總產值完成136.83億元,較上年增長7%,是1999年的1050倍;工業增加值完成36.52億元,較上年增長12%;是1999年的280倍;實現銷售收入129.82億元,較上年增長8%,是1999年的302倍;財政收入7.9億元,較上年增長21.58%,占全縣財政收入10.47億元的75.5%,是1999年的775倍;出口創匯1776萬美元,是2003年的6.5倍。

在入區的45家工業企業中,工業企業28家,農產品加工業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其中國內大型企業——蒙牛集團公司2006年銷售額達到162.46億元,與剛創立時的3700萬元相比,八年增長440倍。2007年上半年蒙牛實現了中國乳企首次半年銷售量過百億,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火箭速度”和“蒙牛奇蹟”。蒙牛和林生產基地2007年工業產值完成91億元,銷售收入87.49億元,稅金4.59億元。其餘有10家企業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有5家企業產值和銷售在2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已基本形成以下五大產業經濟結構:以 蒙牛乳業(集團)公司為龍頭的乳製品加工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以鐵騎集團、兆君集團、昭君科工貿、萬世寶公司為依託的羊絨加工業;以宇航人公司為龍頭的高新技術沙產業;以蒙羊公司為龍頭的肉製品加工業;以蒙牛澳亞國際牧場,賽澳牧業科技公司、西部良種奶牛繁育中心等為依託的畜牧高新技術產業。已開發出一大批名、優、特、新產品,如蒙牛系列產品(其中高端牛奶特侖蘇獲世界乳業創新大獎),兆君羊絨系列產品,沙棘膠囊、沙棘黃酮、沙棘化妝品、沙棘功能飲品等系列產品,有的產品名列中國馳名品牌甚至世界著名品牌,有的填補了自治區空白。

在發展工業、振興經濟的同時,社會建設事業也在不斷進步。師大新校區的建設,提高了開發區的教育層次,已招生三屆,在校學生1.2萬人,並仍在加大建設力度。職業高中、中學和國小以及海繽網球學校均已建成並招生。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蒙牛圓緣生活小區和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的盛樂星城花園小區為開發區創造了一流的人居環境。蒙牛工業游、盛樂草原游、盛樂博物館、四星級國際酒店、會展中心等項目建設提升了開發區的旅遊品位,並具備了大型會議、大型團隊的接待、承載能力。潤宇商貿城、一二農場商業區、豐華商業街以及入區的400多家個體工商戶使開發區第三產業初具規模。已成立的開發區衛生院和即將入區新建的中蒙醫院將為開發區提供醫療保障。

“十一五”發展目標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本著“一年起步、二年發展、三年見成效、五年成為亮點、十年成為重點”和“五年一小番、十年一大番”的奮鬥目標,到2010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4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2億元,常駐人口達到8萬人。到202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30億元,常駐人口達到20萬人,把開發區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型的現代化工業旅遊城市。

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理念是:以資源開發和利用為基礎,以發展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食品加工業及農畜產品加工為核心,以高科技產業為龍頭、以生態環保型工業、智慧型化管理工業和質量效益型工業為目標,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並要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開發區有機結合,使開發區在三年內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點,十年內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柱。

現任領導

李永社 管委會常務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雲官義 管委會書記---------主持農場工作;負責農場經濟、社會扶貧、統一戰線、民族宗教工作

王春和 管委會書記--------聯繫人大、政協;負責組織幹部

池宇箭 管委會主任:分管城建、環保工作;負責土地、紀檢監察、科教衛生、計畫生育、民政事務、金融、供熱、供水、對外聯絡和接待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