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頭劉

匠人概說“春藝軒劇裝店盔頭老藝人”是劉森溥名片上的頭銜。 15歲那年,經製作戲裝的舅舅介紹,劉森溥進入煤市街的“三義永戲衣莊”當學徒。 製作影視劇里的帽盔,也是劉森溥的拿手活兒。

匠人概說

“春藝軒劇裝店盔頭老藝人”是劉森溥名片上的頭銜。他從不覺得自己是老闆、名家,只是個做了一輩子盔頭的手藝人。“盔頭劉”的稱號由來已久,可他前不久才應顧客的要求,在自己店鋪的玻璃門上貼了“盔頭劉”三個大字,方便顧客找上門來。“貼出這牌子做活就得更細緻了,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劉森溥說。
耄耋老人店鋪為家 自己做才踏實 憶年少學徒苦樂事 送衣箱串劇團
恢復戲曲組建劇院 添行頭訂單多 影視歌劇里顯身手 頭盔以假亂真
做完顧客定做的一個明代太監帽,劉森溥點了根煙,坐在坐墊已經磨損的轉椅上,看著玻璃窗外人來人往。雖說已83歲高齡,店裡也有兒子幫忙,可他還堅持親自做活。“不做心裡就不舒坦。”非得幹完才休息。他的案頭放著一本厚厚的《戲劇電影美術資料》(服飾篇),各種盔頭的樣式都已刻在他腦中,只要顧客說出角色的名字,他就知道要做什麼樣的盔頭

·盔頭小傳·

盔頭是戲劇“行頭”的一種,即傳統戲曲中人物所戴各種冠帽的統稱。主要有帥盔、草王盔、夫子盔、紫金冠盔等硬制冠帽,也包括鴨尾巾、員外巾等軟質巾。
早在宋代,戲曲服裝與生活著裝的差別並不大,演員表演時頭上多戴巾幘。到元代,“行頭”一詞才出現,明朝末年衣箱基本確立。清代京劇的誕生和發展為戲曲服飾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加上清代宮廷的重視與支持,戲曲行頭更加全面。
僅京劇演員的行頭就有“五箱一桌”: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旗把箱,外加梳頭桌。戲曲服飾行業也應運而生,北京有了戲服一條街——西草市街,以及“德聚盔頭店”、“三義永戲衣莊”等老店。其中三義永戲衣莊是梅蘭芳的化妝師韓佩亭開辦的,因為手藝精、品種全,生意極為興隆,劉森溥最早就是在三義永戲衣莊學徒。

盔頭·匠人生活

店鋪為家 聽戲入睡

劉森溥的家在南苑,但他幾乎每天都不回家,就住在天橋市場斜街的春藝軒劇裝店裡。晚上鎖門關燈,洗漱之後,劉森溥就待在小小的“臥室”里看電視。只看戲曲頻道,聽著唱戲的聲音他才能睡著,經常連電視都忘了關……
店裡的陳設很簡單,一進門的小隔間被用作廚房,放著煤氣灶和一口鍋。往裡既是店鋪,也是他的作坊,玻璃櫃裡陳列著各種帶鑽的頭飾,順牆的柜子上疊放著裝在盒子裡的各種盔頭。屋子的南面有一張長條桌、一把矮木凳、一架縫紉機,它們圍起來的空間就是劉森溥的作坊。
屋子西面立著一個檔案櫃,隔開了長約2米、寬約1.5米的地方,僅有一張單人床和一台電視機。“這裡挺舒服的,而且守著盔頭讓我心裡踏實。”劉森溥說。

盔頭·年少學徒

打雜四年 偷學手藝
當劉森溥還是個少年時,就經常聽戲,那可比聽電視轉播過癮多了。不光在戲園子裡看“現場直播”,而且還都是名角。
15歲那年,經製作戲裝的舅舅介紹,劉森溥進入煤市街的“三義永戲衣莊”當學徒。“三義永”專門給名角提供戲箱。尚小雲馬連良、梅蘭芳等名角都會到店裡定做或租賃盔頭、戲裝,生意很紅火。
劉森溥在“三義永”整整學徒4年,卻並非一段美好的回憶。在那個師傅“留絕招兒”的年代裡,徒弟擺脫不了打雜的遭遇。劉森溥也不例外,正經的手藝活兒連邊兒都摸不著。後兩年才開始給師傅打下手,只能自己留心多看、多聽,偷著學。
不過也有快樂的時候。除了學徒,劉森溥還負責為劇團送盔頭、服裝,常去劇場送活兒、取活兒,送取之間恰是劇場演出的時間,他便經常找個空位看起戲來,不看戲時也會跑到南邊的西草市街轉轉。
那時雖然年紀不大,可他也有了些“職業敏感”。看戲之餘,他總會下意識地觀察不同角色的行頭,尤其是演員們頭上戴的盔頭。回店鋪後再反覆琢磨自己手裡的零活兒,瞧見師傅做主要工序,也記在心裡。日子一長,做出個盔頭也能八九不離十了。

盔頭·獨闢蹊徑

老戲盔頭 搭幫新劇
製作盔頭的道路上,劉森溥走得頗為坎坷。出徒後,由於沒有資金和人脈另起爐灶,他只能先回通縣老家結婚。後來幸得師兄幫忙,才闖出了一條“盔頭路”。
上世紀50年代初,幸得師兄李德林之約,他到師兄的私人盔頭作坊里幫忙。當時戲曲學校和中國京劇院剛成立,向他們定做不少行頭,哥倆兒經常日夜趕製盔頭。再加上師兄結交眾多梨園名角,少不了在一起說戲、切磋,劉森溥製作盔頭的技術也日益精湛。
公私合營後,單個的盔頭作坊都併入了“北京市盔頭社”。 1973年,盔頭社又被併入北京市元件三廠。不懂電子工業的劉森溥只能在廠食堂當炊事員。
1984年,有關部門提出恢復老戲劇,劉森溥隱約覺得能大幹一番了。他和幾位老師傅在西草市街合夥開了家戲裝盔頭店,由於他的技齡長、輩分高,做的盔頭細緻,“盔頭劉”的名號便不脛而走。
除了製作戲劇盔頭,他又另闢蹊徑,開始涉足影視道具(主要是古裝劇中的頭盔)製作。十幾年來,向劉森溥定做盔頭和道具的影視劇組、舞台劇組至少有上百家,訂貨達上千件。

鳳輦VS歌劇

轎頂飛鳳 30天完成
1998年,張藝謀執導的歌劇《圖蘭朵》中需要一個特殊道具:為一人高、直徑兩米多長的轎子打造一個有如鳳冠的巨型轎頂。製作難度太大,劇組人員只好求助於劉森溥。
拿到所需的規格後,劉森溥開始設計轎頂的模樣。轎頂中央一隻振翅欲飛的鳳凰,由前後左右4隻鳳凰烘托著,它的兩旁還各有一條龍。由於轎頂的尺寸太大,進不了普通的房門,劉森溥只好在以前廠子的鍋爐房裡開工。
反覆試驗一個月後,這頂巨型鳳冠終於完工。《圖蘭朵》上演時,人們都對這個巨大的轎頂和栩栩如生的鳳冠驚嘆不已。
這個鳳冠如今存放在哪裡,劉森溥自己都不知道,他後悔當初沒有留下照片當作紀念:“那么大的鳳冠,一輩子就只能有這一個了。”

帽盔VS影視劇

水滸頭盔 以假亂真
古裝片的戰爭場面里,往往會看到士兵們穿戴盔甲衝鋒陷陣。那些看起來沉甸甸的頭盔其實都是由紗網和紙做成的“仿製品”。製作影視劇里的帽盔,也是劉森溥的拿手活兒。
電視劇《水滸傳》拍攝前,劇組人員特地向劉森溥定做一批士兵在戰場上戴的頭盔,要求頭盔必須輕,還得有古銅的效果。他和老師傅們商量後,決定在絲網胎上糊紙,分別用金、銀粉打底色,乾透後再對表層進行打磨處理,以產生古銅質感。交活兒時,劇組人員直贊:“做得和真的一樣!”
1983年,由李翰祥導演,劉曉慶、梁家輝參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中,所有人物戴的帽子和頭盔,都是出自劉森溥之手。

飾物VS舞蹈

民族“銀飾” 力求輕巧
劉森溥從抽屜里拿出一塊銀色的裝飾牌。這塊看起來猶如古樸銀飾的裝飾牌,拿在手裡卻輕飄飄的。
它是劉森溥應總政歌舞團的要求,製作的少數民族服裝上的裝飾物。做這種裝飾物,要求既輕巧又能亂真,看上去和銀飾相差無幾。
接下訂活兒後,劉森溥就總琢磨怎樣看起來才更像銀飾。最後,他將草板紙粘在泡沫塑膠上,不僅輕,還有厚度。
刷一層灰色的漆打底,粘上他在木樨園淘來的裝飾花和假寶石,接著是瀝粉,像奶油蛋糕裱花一樣,在牌子的四邊勾畫出立體花紋,塗上清漆後再刷一層深淺不一的銀粉,擦拭出古舊的效果,就成了一塊“銀牌”飾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