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飛角魚

皮氏飛角魚

皮氏飛角魚,輻鰭魚綱,鮋形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基本信息

英文俗名

Starryflyinggurnard;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稍縱扁;頭寬而鈍,被骨板,骨板具棘及棱脊;吻稍長,頭長約吻長之2.9-3.3倍。前鰓蓋骨具一強棘,向後延伸至胸鰭下方。口下位,上下頜、鋤骨及齶骨均具細齒。眼大;眶間隔寬且深凹。體被棱鱗,後腹側具一列3-4個特化的脊狀
皮氏飛角魚
鱗片。枕骨區僅一游離延長背棘,其後之第一背鰭具VI軟棘,第二背鰭I軟棘8軟條;臀鰭短,具6-7軟條;胸鰭基近水平位,前5鰭條短且彼此靠近,其餘鰭條極長,延長至尾鰭,共具30-31軟條;尾鰭延長。尾柄後部兩側具棱狀鱗。體背淡紅色,具小黑圓斑,腹部淡白;各鰭淡紅色;胸鰭淡褐色,具深褐色大斑點。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之水域。以底棲性之甲殼類及小魚為食。生活習性尚不甚清楚。被捕獲之深度在50-210公尺間。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東非,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等附近海域。台灣各地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