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綠茶

皖西綠茶

皖西綠茶是安徽省西部地區大別山區茶區的統稱,皖區地區先後培制出六安小峴春、六安龍芽、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齊山雲霧、舒城蘭花、皖西黃大茶等名茶,蜚聲中外。

歷史

皖西安徽古老茶區之一,漢獻帝建安早間(96-219)記有栽培。唐代的後形成商品,行銷冀魯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唐陸羽《茶經》中有壽州茶區的記載。歷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黃芽舒城蘭花、舒城珍眉等。新創名茶有:白霜霧毫、皖西早花、齊山翠眉等。

其中六安瓜片: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始源元朝,貢於明朝,明代徐光啟《家政全書》中記載: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

制茶習俗

的皖西綠茶的皖西綠茶
千百年來,皖西地區留存下了許多有關茶的習俗,成為並豐富了皖西地區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皖西茶俗主要表現在採茶、制茶、售茶、飲茶方面。

制茶

制茶是男人們的事情。舊時成品茶的品種繁多,大抵以採摘期早遲、葉質老嫩、炒制工藝、成品茶形狀等分為銀針、雀舌、旗槍、蕊尖、貢尖、客尖、龍芽、蓮心、一枝春、一枝蘭等,由於製作精細,多是朝廷貢茶,產量很少。但皖西茶區大宗茶則是皖西黃大茶和六安瓜片茶。清光緒年間,皖西茶鄉市場上出現了瓜片、提片、梅片,因成品茶是一片一片的,形如瓜子,故而得名片茶。製法上是將採下的鮮葉進行分類,芽頭製成銀針或芽茶(現稱毛峰);芽下的葉子,一片片扳下,按老嫩、大小分置一處,製成片茶;在嫩葉中挑選最好的製成提片。在穀雨前採制成的茶就稱雨前瓜片;梅雨季節採制的稱為“梅片”。現代將這三種茶統稱為六安瓜片茶。
鮮茶葉採摘回家後,要及時攤放和加工。舊時芽茶上午采,下午制;瓜片茶上午采,晚上炒烘;黃大茶則日采夜制。如果製作瓜片則需要進行扳片工序,按照芽頭、大小、老嫩程度進行扳片分類,分別放置。皖西茶鄉均制綠茶,因此需要入鍋炒制,稱為殺青。炒時火力要均勻、適度,防焦防紅,這樣製成的茶叫“毛茶”。瓜片茶的老嫩片要分開炒,每次炒茶鍋只投葉二兩左右。殺青後的瓜片茶還要進行造形,經過“挑、揉、踏”,使葉緣彎疊、微翹,形成片狀,宛如瓜子形。

皖西黃大茶炒茶方法分生鍋、二青鍋、熟鍋,三鍋相連,序貫操作。生鍋是將鮮茶葉殺青,待葉質變軟、葉色暗綠,可入二青鍋繼續進行殺青和初步揉條,當葉片皺縮成條,茶汁粘於葉面,可進入熟鍋進一步做細茶條,反覆操作,炒至條索緊細,發出茶香味,約三四成乾即可出鍋。經過理條造形後的毛茶要進行初烘,俗稱“拉毛火”。選取十多斤栗炭(用殼斗科的麻櫟、栓皮櫟燒制的木炭)堆架燃火,罩上烘籃,投放葉量根據烘籃大小而定,籃中均勻投葉,初烘約十秒鐘翻動一次,翻烘要勤要輕,烘至六七成乾即可攤晾回潤,為半成品茶。黃大茶在初烘後,還要進行堆積,主要對茶葉半成品進行黃變過程。將初烘葉趁熱裝簍壓緊,置於高溫乾燥的烘房內,經5——7天,待葉色變黃,香氣透徹,即為適度。

近代中國著名茶葉專家、六安人胡浩川在《六安茶改良芻議》一文中對皖西黃大茶有“在初制過程中,炒青因用竹帚不似一般之用指掌,火力故能持強,且經生鍋、熟鍋之調節,又特形其充分之熟,炒乾概用銀炭亦非他處所及。六安茶之香氣,清雋高爽,能為國內青茶之冠者以此。惟炒時,以用竹帚盤鏇,出鍋後,即不行揉捻,較老者,始有之。因之外觀之形狀,極不緊結”的評論。製作成品茶還需要進行一次復烘,俗稱“拉老火”。復烘時翻動時間要短,僅間隔二、三秒鐘,至綠葉帶霜時下烘,入容器包裝。舊時貯存茶葉的容器是用竹編制的竹簍,外放數層乾燥箬竹葉,內置桑皮紙進行包裝;現今則多用白鐵桶或瓦罐,密封置於乾燥通風處,忌冷、溫及與香料,藥物等雜處。茶鄉的茶農可將製成的毛茶、半成品茶售賣給茶莊或茶行進行深加工。

包裝

舊時皖西茶鄉銷售黃大茶習用竹簍包裝。普通簍為長腰形,長約一尺四寸、寬約一尺,高約九寸,可裝茶葉十斤。因簍編花紋成箱狀,名“花箱”裝頭。二交春茶兩箱一連,兩連箱再包以大蔑包,包內襯以筍殼編成,俗稱“虎皮”,每兩大包配為一擔,重約一百斤。“板簍”用篾片編織為平板狀,無花紋,形狀略如扁園形桶,高約一尺五寸,底面長徑約一尺二寸,短徑約九寸,十斤裝,當地名“青拼”。三交茶及子茶單獨不連,不用大篾包,一般每擔6件。大簍是用五十至一百斤裝,內襯箬葉,每兩簍為一擔。銷售瓜片茶、黃芽茶用白鐵圓桶盛裝,每桶是斤或五十斤裝,封口焊牢,貼上標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