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海軍小獵犬號

皇家海軍小獵犬號即貝格爾號,是一艘裝備有10門大炮的探測船,其艦長為費茨羅伊(Robert FitzRoy,1805 - 1865)。

皇家海軍小獵犬號即貝格爾號,是一艘裝備有10門大炮的探測船,其艦長為費茨羅伊(Robert FitzRoy,1805 - 1865)。1831年12月27日,"貝格爾號"從英國西南部普里茅斯的德文港啟航。1832年2月28日,它穿過赤道.抵達巴西聖薩爾瓦多城,先是沿大西洋海岸航行,經里約熱內盧到阿根廷的布蘭卡港;1834年6月,穿越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通過狹小的航道進入太平洋,花了約1年時間測量智利海岸;1835年,到達加拉帕戈斯群島;最後,橫渡太平洋,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1836年10月2日,回到英國法耳默斯港。這次環球航行,歷時5年。
對於船長費茨羅伊而言,這是他的第二次航海旅行。第一次航海旅行是在1826-1830年期間,深入巴塔哥尼亞高原和火地島進行測量工作。除了完成上一次未完成的測量任務,貝格爾號再度出航還海肩負其他任務,例如測量智利、秘魯的海岸和太平洋上的島嶼,利用環繞地球的機會鑑定精密計時計,同時送回上次航海時由火地島帶回英國的三位島上的土著居民。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是一位英國博物學家,以解釋生物的演化機制而著名。他所提出的天擇與性擇,在目前的生命科學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論。除了生物學之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以及哲學來說也相當重要[1]。
達爾文在16歲時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19歲進入劍橋大學。22歲大學畢業之後,以博物學家的身份登上英國海軍艦艇小獵犬號(HMS Beagles)。在1831年到1836年的探險航行中,他觀察了南美洲的物種分布以及古生物的化石。1839年他發表了《小獵犬號航行之旅》,描述旅行中所做的觀察。書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陸龜、雀鳥以及鬣蜥。
由於達爾文困惑於物種的變異與分布,因此在1838年創立並開始構想他的天擇理論。雖然經過了20多年的長期思考與研究,但他並未公開發表他的理論,而是只透露給親近的朋友。直到1858年,達爾文收到一封來自華萊士的論文,內容對於物種的變異有與他相似的構想。這促使他決定發表他們的理論[2]。
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奠定了演化學的基礎,其中解釋了物種從共同祖先演變出各種多樣性的機制。後來還有解釋人類起源與鳥類美麗羽毛由來的《人類由來與性擇》,以及《人類與動物的感情表達》。除了演化之外,也有許多關於植物研究的書籍,例如《腐植土的產生與蚯蚓的作用》。
達爾文死後安葬於牛頓與約翰·赫歇爾的墓旁,地點就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3]。
1831年達爾文受到亞歷山大·馮·洪堡所寫的《個人記述》啟發,他決定和一些同學在畢業後前往馬德拉群島研究熱帶博物學。在準備中達爾文加入亞當塞·吉威克(Adam Sedgwick)的地質學課程,協助研究威爾斯的地層[17]。與朋友待在巴爾茅斯(Barmouth)兩周后,他回到家中尋找一封來自亨斯洛的信件。亨斯洛認為達爾文是一位適任的博物學家,並推薦他以無支薪職位跟隨小獵犬號(貝格爾號)的船長羅伯特·費茲羅伊(Robert FitzRoy)。當時費茲羅伊正準備在4周后前往南美洲探險,並繪製當地航海圖。達爾文的父親原本反對這個為期兩年的旅程,認為這只是浪費時間。不過後來卻被他妻子的弟弟約書亞·威治伍德二世所說服,同意他兒子參加航程。
貝格爾號進行了為期五年的勘探活動,這期間達爾文將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了陸地上。他仔細地記錄了大量地理現象、化石、和生物體,並用系統地收集了許多標本,它們中的許多是科學上的新物種。[18]每隔一段時間,他將這些航行中收集的標本與記錄這些發現的信件寄予劍橋大學,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富有盛譽博物學家。達爾文的這些詳盡的勘探記錄顯現了一個理論開創者的驚人天賦,並成為了他後期作品的理論基礎。他最初為家庭所寫的遊記,後以《貝格爾之旅》一書出版,詳盡地從社會學、政治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描述與總結了航行所及的土著與殖民地的風土人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