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圍
語出:《莊子·齊物論》:“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 宋 范成大 《寄題林景思雪巢》詩之三:“萬境人蹤盡絶,百圍天籟都沉。”
注音
bǎiwéiㄅㄞˇㄨㄟˊ
百圍
解釋
極言樹幹之粗。亦借指大樹。《莊子·齊物論》:“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晉王嘉《拾遺記·周穆王》:“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上有桃樹百圍。其花青黑,萬歲一實。”北周庾信《枯樹賦》:“文斜者百圍冰碎,理正者千尋瓦裂。”宋范成大《寄題林景思雪巢》詩之三:“萬境人蹤盡絕,百圍天籟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