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危害
百合莖潰瘍病學名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該病在我國發生分布較普遍,發生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
症狀
主要表現在接近土壤和幼芽下部的綠葉上,受害葉片上有凹陷斑,呈淺褐色斑點。受害莖上形成褐色潰瘍病,待乾燥時留下褐色疤痕。發生嚴重時,導致根頸部或根腐爛。
病原
該病害是由擔子菌門真菌引起的
發生規律
該菌以菌絲在病殘組織上或以小菌核在土壤中長期存活,病菌可直接或間接侵入百合的莖基部。在苗期連續陰天,氣溫低於20℃時,高濕環境下、土壤粘重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排水措施,保持適當溫濕度。及時清理衛生,將病殘體燒毀或深埋。
(2)冬季進行土壤消毒。
(3)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淋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乳油1200倍液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嚴重時可用40%五氯硝基苯,667平方米用藥4-5kg,均勻撒在地表後耙入土中進行藥劑處理土壤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