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83年3月27日巢湖地區文物管理所和無為縣文化局的工作者考古發現,襄安白鶴觀是商周文化遺址,稱“白鶴觀遺址”,後立碑為“白鶴觀古文化遺址”;該遺址表面布滿漢代布紋瓦片、雲氣紋瓦當和大量的商周陶片,遺址可分為近代擾亂層、漢代文化層和商周文化層三層。遺址所含文物十分豐富,有大量的陶器、石器等,厚達二十多厘米的蚌殼螺螄殼層和石箭頭反映這一文化的創造者是一個以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遺址高十多米,東西長約三百米,遠望如同城壘。又據乾隆年間修《無為州志》記載:秦漢以前長江的位置就在襄安城(該遺址)下。因為襄安是稻米豐產區,是糧食集結之地,加之水路交通便利,運輸快捷,通過永安河道往南300米,與西河匯合,可直接進入長江,秦滅楚後,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建襄安縣。漢因之。此後有斷續。東晉亂後,廢襄安縣。在較長時間裡,襄安縣治設在此地(隋初改蘄縣為襄安縣,治今巢湖市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