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泉風景區

白馬泉風景區

白馬泉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始建於唐貞觀元年,是獨具特色的間隙泉。景區有白馬間歇泉、“雙節孝”石牌坊、上里古鎮等。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馬泉風景區白馬泉風景區
白馬泉位於雅安市上里鄉石蝦子密林中,泉涌處有一水潭,潭底巨石上有石刻龍馬浮雕和臨水石刻“龍洞”二字。潮歇時潭水平靜如鏡;潮來時,平靜的水面盪起層層漣漪,頃刻間石刻龍嘴、龍腮處泉水外涌,洞中似拋珠濺玉,呼呼有聲。當泉水一節一節下躍,巨石上鐫刻的龍露出腰身時,池中便漸漸傳來“啼嗒啼嗒”的馬蹄聲,由遠至近,由慢到快,清脆廣闊,古人曾形容道:“白馬龍泉潮聖井”,“靈泉白馬嘶芳草”。周圍還有聖水井、噴珠泉、鵝項頂、舍利塔等人文古蹟。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馬泉風景區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沼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泉底巨石上鐫刻龍馬浮雕和臨水石刻“龍洞”二字。該泉四季恆溫14℃,泉水涌潮無定期,有時一日數潮,或數日不

白馬泉風景區白馬泉風景區
潮,泉涌時水盈滿潭,退潮時清澈見底,潮起時呼呼有聲,潮落時似馬蹄著地“得得”有聲。潮起潮落,泉涌為虹吸地質現象所致,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間隙泉。 

景點信息 

景區山勢起伏、溪水潺潺、石橋縱橫,古鎮風貌和田園風光濃郁。景區有天然奇觀白馬間歇泉、石刻瑰寶“雙節孝”石牌坊、上里古鎮、雕工精細的韓家大院等多個景點。

該泉原名“龍淵”,僅是一攤水。相傳唐僧西去取經分南、北兩路,南路曾經過白馬泉。唐僧進廟膜拜,白龍馬等候於寺外,因口渴飲用泉水。此泉水與東海相連,見龍馬便漲潮朝拜。 當地僧人見狀倍感神奇,唐僧一行離開後,立即圍泉水建池,原為解決生活用水,後住持高僧得菩薩點化,得知原委,將“龍淵”奉為聖泉,並改名“白馬泉”。現白馬寺內香爐上,仍雕刻有以唐僧取經為主題的浮雕裝飾。

湧泉處有一潭,長3.7米,寬3.4米,深2.5米。泉底巨石鐫刻龍馬浮雕,臨水面刻有“龍洞”二字。泉池兩邊石階之間的石壁上,有一出水口與池外小溪相通,泉涌時,泉水自巨石下洞口溢出,泉水淹沒洞口;泉歇時,洞口露出。

該泉四季恆溫14攝氏度。泉涌潮期無定,或一日數潮,或數日不潮;每潮一次,長則一小時,短則十來分鐘,古往今來,日復一。每當涌潮之時,只見泉水面上幾星點水泡向洞口緩緩移動,此為涌潮前兆。 稍過幾分鐘,平靜的水面盪起層層漣漪,接著掀起小。頃刻,石刻龍嘴龍腮處泉水直冒,如開水沸騰,漸成噴涌之勢,水涌滿潭,淹沒兩邊石梯,繼而泉水湧出泉池,潺潺流入小。潮退時,水位不斷降落,當水位降落至龍馬浮雕下刻有龍洞二字之“洞”字時,洞口則會發出類似馬蹄著地的“得得”聲,甚為奇特。據科學考證,該泉來無定時的湧泉奇特景觀,實為虹吸地質現象所致。天旱,潮息間歇長;水澇,潮息間歇短。旱則水清,澇則水渾。

重要通道

上里鎮曾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現仍保留有50餘條紅軍石刻標語)。“雙節孝”石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系褒揚韓氏婆媳兩代守節遵詔而建的石牌坊,石質門樓式建築,四柱三間,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基座寬7.8米,出檐1.1米。坊上刻有戲曲故事20餘組,人物100多個,雕工精細,人物形象生動,眉目傳神。坊前有雙斗桅桿一對,分別高米,氣勢頗為恢宏,是我國石刻藝術之精品。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