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檔案
白頭格古民居群位於安溪縣蓬萊鎮上智村,現有古民居共九座,呈“U”型分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古民居建築群均以新安宅為中心,向山谷兩邊修建,分別有和安樓、德安樓、娛山樓、玉安宅、聯安樓、泰安樓、美安宅等,每座房子風格迥異,看似分散,卻是相互呼應的。而房子所屬的家族生活形態是清朝末年至上世紀50年代前後的華僑及僑親家族的經典代表。
專家說法
蘊涵閩南特色黃德鵬(市旅遊協會副會長):白頭格古民居群有三大特色:從外觀上說,整個建築群坐落於馬蹄形的山谷中,建築形式別具一格,修建的地點又位於山頂的深山老林中,是閩南建築少有的;從保留較好的“聯安樓”中可看出,整座建築仍體現了閩南建築以土、木、石為主的特色,保留有濃厚的閩南特色;幾座建築都是同族人聚居,更體現了閩南人齊心協力的精神。從旅遊景點的角度說,目前這些古民居幾乎都無人居住,長年的風災、水災、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又不斷威脅著它們的安全。建議對這些建築進行修繕,做好保護工作。
特色
九屋連珠巧構華僑豪宅群
1906年,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大山坳里,翠竹搖曳的叢林中,一項歷時三十年的浩大工程悄然動工了;
2005年,安溪縣一位文物工作者偶然經過此地,發現在深山密林中,竟然隱藏著9棟依著馬蹄形山勢修建的古民居建築群落,由此揭開了一段被歷史埋藏的秘密;
2006年的一個夏日,我們慕名來到了安溪縣蓬萊鎮上智村,一睹白頭格古民居建築群的風采。
九屋連珠貌離卻神合
白頭格位於安溪縣蓬萊鎮上智村,海拔400多米。這裡原名白泥格,因山嶺出產一種當地稱為“白鱔土”的泥土而得名。山路十八彎。沿著4米寬的蜿蜒山路,車子在座座青山中盤旋而上。道路兩邊,滿眼都是青翠植物:杉樹、貓耳竹、馬尾松……安溪縣文管辦副主任黃炯然說,若是雨天,山上雲霧繚繞,一座座古民居若隱若現,宛如蓬萊仙境一般。
說話間,一個鬱鬱蔥蔥的山谷以馬蹄形的優美形狀呈現在我們眼前,山谷中隱約可見9座風格迥異的紅色建築依著“U”形山勢而建,各居一隅,高低起伏。這邊一座以石頭、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那邊一座則以磚塊、瓷磚為主要建築材料。“別看它們樣式各異,彼此間好像沒有關係,其實它們可是‘貌離神合’。”黃炯然說,不管你站在哪一棟房子靠近山谷的窗邊往外望去,視野開闊,其他幾座房子也都能盡收眼底。沿著房子周邊的石階路,就可以到達任何一座古民居。
用料精良瓷磚多進口
穿過一片樹林,我們來到了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聯安樓”。
住在樓里的一位胡姓老人熱情地為我們開門,古香古色的場景撲面而來:一個狹長的走廊鋪滿了陽光,左邊是木製窗戶與窗外翠綠的美景,右邊是一間間獨立的房間。雖然廳堂稍顯陳舊,但從鎦金的頂檐、精雕細刻的桌椅中,恍惚還能感受到百年前的氣息。胡姓老人說,這些都是清朝的家具,現在依然堅固耐用。
走過傳統建築風格的“和安居”,旁邊一座滿牆都是精美瓷磚的古厝讓我們不禁讚嘆。胡姓老人說,這就是“娛山樓”,牆面上貼的瓷磚是當時從義大利進口的,牆壁的石磚也是從菲律賓專門運送過來的。
配套超前仍鐘鳴鼎食
如此神奇的傑作,來自白手起家的菲律賓華僑———胡典成。根據安溪胡氏族譜的記載,1906年,胡典成與兄弟一起建造了這些房子。
黃炯然說,當初建造房屋時,從江西請來的風水先生在胡家住了8年。最先建的是“新安宅”,“娛山樓”建得最晚,12棟房子陸續在30年間建成。多年來經歷了風霜雪雨的剝蝕、人為的破壞,有三座頹然倒塌,但其他仍保留著原來大致的模樣。
“想不到吧,這些房子當初可是座座都有自來水的。”黃炯然說,一百多年前,這些房子的配套就很先進了,每一座樓屋前都掛有氣燈,還有碾米房、食堂、無聲電影機、縫紉機,實在讓人咋舌不已。雖然配套先進,但胡家卻依然保留著“鐘鳴鼎食”的生活方式:每到吃飯時間,食堂的鐘聲就響起,住在各座大厝的人都會趕到公共食堂一起吃飯。
此外,胡家還有賑災救難的傳統。黃炯然說,遇上災荒,胡家都會在路旁的樹下擺上幾桶飯菜,讓饑荒的村民填飽肚子,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