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章丘市白雲湖]

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章丘市白雲湖]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山東濟南章丘區城區明水西北20公里處。被譽為有蘇杭風光,猶如瑰麗明珠,鑲嵌在山東章丘的西北邊陲。白雲湖風景優美,自古以來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白雲棹罷歸來晚”為章丘八大景之一。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元代文學家張養浩、明代“嘉八才子”之一的李開先等眾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經過近年來的開發保護建設,白雲湖已形成了有相當規模的農業生態旅遊風景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湖光瀲灩,荷紅柳綠,是天然的水上樂園,未來將建成濟南最大的濕地生態區。“世界泉水之都”濟南市近郊享有盛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地理環境

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章丘市白雲湖] 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章丘市白雲湖]

章丘區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又名劉郎中坡,位於濟南章丘縣西北20公里處,西距濟南國際機場不足10公里。被譽為有蘇杭風光的白雲湖,猶如瑰麗的明珠,鑲嵌在山東章丘的西北邊陲。白雲湖碧水環繞,殲陌縱橫,眾多渠道交織成網。湖區二十多個自然村落,真可謂是“葦堵渠盡疑無路,竹篙一點又一天。只聞笑語不見人,蒲葦深處有人煙。” 白雲湖風景區由白雲湖公園、樂園和立體生態農業觀光園組成。白雲湖水域廣闊,是山東較大的自然湖區。

自然資源

白雲湖公園內建有千畝紅蓮、荷花仙子,盛夏季節,白雲湖雨過水漲,葦蒲滴翠,蓮葉接天,荷花映日。白雲湖不僅景色美麗,而且水產豐富,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淡水養殖基地。湖中盛產魚、鱉、蝦、菱芡、蓮、蒲、葦,以及10多種可食的野生食物,遊客來此亦可大飽口福,正如詩中所說,此地“稻香蒲茂柳葦翠,魚鱉蝦蟹河蚌全”。

節日活動

白雲湖並於1999開始舉辦“荷花節”,現已成功舉辦十屆。

正式命名

2013年2月2日是第17個世界濕地日。濟南市舉行2013“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同時為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揭牌。省林業廳副廳長劉建武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

今年“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與水資源管理”,宣傳口號是“濕地守護水資源”,旨在強調濕地與水相互依存以及濕地在水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劉建武致說,濕地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和“生物基因庫”,是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寶貴自然資源,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不僅可以為人類提供水和食物,而且在抵禦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污染、美化環境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劉建武說,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特別是近年來,把濕地保護和修復作為綠色山東和生態山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省林業建設的重點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林業牽頭、綜合協調、分部門實施”的原則,經過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全省濕地保護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濕地保護重點工程建設紮實推進,濕地法制化規範化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山東省濕地保護辦法》已經省政府令公布並將於3月1日起施行。

劉建武強調指出,濕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來越重要。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把濕地保護和修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保護濕地資源,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總體目標,大力實施保護和恢復工程,繼續完善濕地保護制度,不斷最佳化濕地保護空間布局,努力擴大濕地面積,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

目前,全省以17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5處國家級濕地公園、60處省級濕地公園為主的保護體系基本形成,一部分重要自然濕地得到搶救性保護,局部地區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

省林業廳副廳長劉建武、章丘市委副書記李文秀為濟南市白雲湖國家濕地公園揭牌。

濟南市林業局局長李景全、山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孫玉剛、章丘市副市長楊傳軍等出席揭牌儀式。

旅遊信息

十二生肖雕塑、吉祥如意鍾、水上遊樂中心、水鳥島等景點,遊客可乘遊覽車或坐摩托艇遊覽。

交通路線

自駕:順河高架路-濟青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荷花路-X054-白雲湖。

公交:從章丘客運站乘坐“白雲湖城鄉公交”即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