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堂

白雲堂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所作七言律詩。“白雲堂”為歷史名勝古蹟,位於福建省龍巖區新羅區西南隅的適中鎮中心村三組的一座山麓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白雲堂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白雲堂

白雲僧舍市橋東,別院迴廊小徑通。

歲古檐松存獨乾①,春還庭竹發新叢。

晴窗暗映群峰雪,清梵長飄高閣風。

遷客從來甘寂寞②,青鞋時過月明中。

作品注釋

①歲古:時間很長。

②遷客:被流放的人,遷,流放,放逐。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怒而遷之。”唐朝柳宗元《封建論》:“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

作品譯文

白雲籠罩的僧舍在市鎮小橋的東邊,別院和曲折的走廊有小徑通聯。

房檐下千年古松還保存著樹幹,春天來時庭院的竹子發出新枝。

天氣晴朗窗紙上隱約映出山峰積雪,清亮的頌經聲隨風在高閣上飄蕩。

被貶謫的人從來都很寂寞,時常穿著青布鞋徘徊在月色中。

作品簡析

這首詩寫在白雲堂看到的景物,刻劃出古寺的清冷幽深,也寫出作者的寂寥心境。這首詩的前幾句都在寫景,但作者“青鞋時過明月中”的情趣卻融化在所描寫的景物中,“遷客從來甘寂寞”正是詩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