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白雁落網
具區之澤,白雁聚焉,夜必擇棲。恐人弋己也,設雁奴環巡之,人至則鳴,群雁藉是以瞑。澤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鳴,澤人遽沉其火。群雁皆驚起,視之無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紿己,共啄之。未幾,澤人執火前,雁奴不敢鳴,群雁方寐,一網無遺者。
注釋
具區:今太湖
弋:用繩系在箭上射
雁奴:專司警戒的雁
澤人:住在湖邊的人
紿:欺騙
藉:一憑藉
前:靠近
出處
宋濂《燕書》,收入《宋文憲公集遺編》。《燕書》是宋濂於元末隱居時之作。它以嘲笑、犀利的筆鋒,揭露元代政治、社會的黑暗現實,嬉笑怒罵,寓意深刻。
譯文
白雁經常聚集到湖邊,許多白雁常在那裡挑選合適的地方棲息。 雁群頭領還安排了一隻白雁守夜放哨,看見有人來了就鳴叫報警。 湖區的獵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習性。一到晚上,他們就有意點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見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來,獵人又把火弄滅了。 等到雁群受驚飛起來時,什麼動靜也沒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處休息。這樣反覆三四次後,群雁以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騙它們,就都去啄它。 這時,獵人舉著火把向雁群靠近。 放哨的雁怕群雁啄它,不敢再叫。酣睡中的雁群被獵人一網捕捉,沒有一隻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