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書
馬永安創造中國書法第六體——燕書。中國書法共有六種書體,行、草、隸、篆、楷、燕。燕書,也叫燕體和燕書體。對這一訊息,光明日報,參考訊息,文化部藝術市場,人民日報人民網都做了報導。馬永安創造第六書體,為中國書法做出了巨大貢獻,借宿了五種書體統治中國的歷史,開創了中國書法的新紀元。燕書的特點如筆露鋒,收筆出鋒,折筆處不停筆,右下取勢,結體和運筆,借鑑了行草隸篆楷,是一種全新的風格。
中國書法在世界影響廣泛,尤其在東南亞等地區受中國文化藝術的影響更是深刻,特別是在日本和韓國東國家,中國的書法繪畫藝術在當地傳播都非常普及。
所以講,燕書的產生結束了傳統書法統治書壇的歷史,開創了中國書法的新紀元。為中國書法的發展和中國文化在全世界的影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燕書創造者
馬永安,1956年出生於河南省上蔡縣,先後在人民日報、廣電部和文化部等單位工作,並擔任過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和中國亞視書畫院等藝術社團的副秘書長、秘書長等職務,其間發表過文學作品、書畫作品若干。於2002年發表《馬永安發現方周率》,2003年撰寫《SARS剋星PH值》。2003年後,主要從事書畫創作、研究與教學,並負責書畫藝術的日常管理和行政工作。2005年被聘為華夏藝術學院教授,2006年被聘為南昌滕王閣詞賦研究所顧問,2007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2008年擔任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龍順成美術館館長,2009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執行主席。2009年7月,馬永安的書法,被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命名為“馬氏書法”,併入編《現代書譜》。2010年2月13日,馬永安的書法經過專家論證認定,通過並獲得中國國家著作權局辦法的登記註冊證書,正式被命名為《燕書》,成為繼中國書法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書體之後的第六種書體——燕書。燕書對中國書法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這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也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燕書的結構,以正書為基礎,側書(以前沒有這個提法,是相對正書而言)為輔助,正側互用,生動鮮活。傳統書法,楷書是楷書,草書是草書,正側分明,略顯呆板。 馬永安,現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政協文史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牛津藝術學院院長,是中國書法第六書體燕書創始人。
燕書體點
燕書的取勢,左高右低,取順勢,舒展流暢,符合主流審美取向,更吸引眼球,為之一振。傳統書法,幾千年不變,都是左低右高,取的是逆勢,有受阻之象,不順暢,不符合人類憧憬美好的審美理想。燕書體的運筆,停頓少無折筆,運用篆書草書的筆法,順勢運筆,流暢自然,毫無做作,開拓了書法藝術更廣闊的審美空間。傳統書法,因為運筆取逆勢,只能用折筆才能完成書寫,折筆多起筆多,缺少柔順。正書過剛過死,草書有走另一極端。這些,都不符合傳統的哲學思想,根本上違背了主題的審美意識。
燕書體的點畫,變化豐富,與傳統書法相比,反其道而行之,更是一種發明和創造。燕書體書法,入筆盤筆,細如纖絲,筆鋒在外。收筆若輕若重,輕若毫髮,重若陣雲,萬毫齊發,收筆不收鋒,勢如破竹,痛快淋漓,一瀉千里,給人愉悅之感。傳統書法,千古一法,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無往不收。人人固守因襲,毫無生氣。燕體書法,從結構、取勢、運筆和點畫,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二、崔逞《燕書》
崔逞著,崔逞,前燕慕容暐時,為著作郎,遷黃門侍郎,後來,仕後燕慕容垂為秘書監,仕慕容寶為吏部尚書。
三、宋濂《燕書》
翻譯:齊國人西王須善於海上貿易,來往於扶南、林邑、噸遜的群山之中,買賣含蓋各種珠寶。如玳瑁、玻璃、雲母、瑪瑙之類,(都是)珠光寶氣耀眼。(這天)遭遇東風船翻了,(他)攀附著斷桅桿在海里漂流了很久。所幸靠上了岸,披著濕(衣服)在夷陰山中行走。山里幽暗見不到太陽,總是好象大雨就要(鋪天蓋地地)下下來。西王須自己判斷必死無疑,(究)尋找岩石洞作為死的地方,希望遺骸不會成為烏鴉老鷹的食物。還沒進去,有隻猩猩從洞中出來,反覆地看他,樣子好象很可憐他似的。(猩猩)取來戎菽、蘿蔔、委萎各種食物,指著讓他吃。西王須正餓,吃的非常甘美。洞的右邊有個小洞,為休息而新墊絨毛有一尺多後,很暖和,(猩猩)讓給西王須,猩猩獨自睡在外面。非常寒冷(時),(猩猩)也不愛惜自己(而睡洞裡)。言語雖然不同,(猩猩)早晚哇呀叫嚷,好象是安慰排解他的樣子。這樣共處了一年,從不懈怠。忽然(一天)有艘商船在山下經過。猩猩急忙夾著西王須出來,送他登船。等他上船(一看),是他的朋友。猩猩(一直)遙遙望著不忍離去。西王須因此對他的朋友說:“我聽說猩猩的血可以用來染皮毛,歷經百年不會退色。這隻野獸很肥,殺了它(肯定)可以得到一斗多(血)。(我們)何不上岸去捕捉它?”他的朋友大罵道:“它是野獸有人性,你是人卻是野獸!不殺你還乾什麼?”用袋子裝了石頭綁在他脖子上將他沉入江底。
後人用“衣冠禽獸”來形容西王須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