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岩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鹿寨縣雒容鎮政府駐地西南3.5公里處,屬石灰溶洞,長約500米,分上、中、下三
層。上層叫白象岩,中層叫龍盤岩、下層叫觀音岩。三岩景象各異,風光旖旎。觀音岩,因設有觀音菩薩,故名。從山腳登石階百餘級即是。岩高20餘米,寬15米,岩頂若倒掛巨鍾,岩之正中,石簾高掛,簾下一墩,觀音坐於其中。宋代文人王世則曾在此雅潔幽靜之地,攻讀深造,後中狀元。明崇禎四年知縣郭元佐在此立碑一塊,鐫刻“天然大廈”四字。龍盤岩,因榕根破石而出,酷似一條條巨龍盤纏其間,故名。岩內景觀
岩內有塊空心石乳,圓大平滑,敲之咚咚作響,猶如鼓聲,離此不遠,又是一懸掛空石,擊之噹噹有聲,宛如鐘鳴。遊人至此,無不擊之為快。白象岩,高廣若廳,中間有一白色石獸,肥耳如扇,巨腿如柱,軟鼻長伸,兩眼生輝,活似一頭白象。故宋轉運判官方信儒題寫“白象岩”三字於壁上。更有趣者,岩口有一巨石鐘乳懸空橫臥,光滑平整,形如鋪位,人臥其間,冬暖夏涼,快慰難言,故人稱之為“仙人床”。高岩,三岩相連,別有天地,奇景使人盤桓,佳致誘人流連忘返。清代象州才子鄭小谷刻壁詩云:
雒容城西怪峰峙,勢欲橫行仍拔起。
我行百級抵其腰,突見重天來洞底。
樹根一柱空中鑽,蛇身十丈直如矢。
且旁小洞虎口張,行人終日虎口裡。
曲折行來洞已穿,窈窕尚疑觀未止。
別尋間道出山前,尋看幽岩豁山咀。
一石欲匏半墜岩,欲墜不墜蔓先萎。
一石如象半騰空,欲騰不騰足猶倚。
不覺張目亂叫呼,道比前游究譎詭。
忽逢來路谷盤蛇,那管此行磨旋蟻。
摩岩分寫狀元詩,向壁爭夸神女美。
幾度憑欄尚動心,忽傳落照催移趾。
下山笑曳兩芒鞋,一半煙痕半石髓。
奇觀傳說
白象岩又稱高岩,位於鹿寨縣雒容鎮靠桂柳高速公路東側不足半公里處。岩洞內石壁內出現白象栩栩如生,如同
剛從山林走出來一樣,生動、活潑、有趣。傳說這頭白象是中國人類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所養,與桂林的大神象是兩兄弟。由於這頭白象太迷戀這裡的美景而住了下來。自從傳說出生在柳州九頭山下的舜帝被堯帝訪賢選中北上中原大地後,這頭白象就永久地留在這裡為舜帝看守家業。由於守業有功,白象後來就被秦始皇封為嶺南三郡之一象郡的形象大使。這是因為秦始皇的先祖是嶺南苗裔之故,這樣秦始皇就難免對南蠻產生故鄉之情。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到嶺南三年圍而不打、打而不遷的戰略和留下我國第一批南下幹部數萬人,花十年安撫嶺南當地百姓就是證明。白象岩海拔不足200米,岩深不足100米,岩高也只有50米左右,怎么又把它叫做高岩呢?原來這裡的岩洞處在小山山腰以上部位,而且洞口呈半喇叭形向上延伸,所以近觀白象岩的岩口就顯得特別高大雄偉。這是其一。其二是白象岩的南下方有一岩口較矮的山洞,洞內十分寬敞,人文資源非常豐富,至今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遊客不絕,還有尼姑道師同守洞。高岩分三層,依次重迭,彼此溝通。大洞右側,岔出一岩,小而明敞,只容一人坐讀
其中,門對青山綠水,顯得雅潔幽靜。相傳此為北宋朝的狀元王世則的讀書之所。王為廣西永福人,太平興國年間,他曾登岩深造,遇一窈窕淑女,溫存賢慧,每每自後山上來,日日待候,結伴洞中,助其攻讀。王因之能衣飯不愁,破書萬卷,進而蟾宮折桂,高中狀元。他榮歸之日,曾舊地重遊,感慨之餘,遂題詩刻壁,述其幽懷。今洞壁存其詩,有句曰:二年白玉堂,揮翰供帖子。
風生起草台,墨照澄心底。
這裡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就說王世則中了狀元後,來到高岩,已經找不到那位窈窕淑女,惆悵之餘,想起兩人分手之時,女郎對他言道:"他日高中,如戀舊情,可登此山頂,向東南望去,就能看見我了。"王世則想罷,滿懷渴望,忙忙登上山頂,憑高遠望,果然看見東南方向雲煙飄緲,有一亭亭玉立的綽約仙女出現在雲層霧靄之中,王世則喜之不勝,但卻可望而不可即,那亭亭玉立之處,就是鹿寨的姑娘山。
相關詞條
高岩 | 桂柳高速公路 | 柳州 |
鹿寨 | 太平興國 | 姑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