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東漢建初四年,章帝下詔學術菁英集於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章帝並親稱制臨決,史稱「白虎觀會議」。相傳,《白虎通》即是紀錄當時會議之文獻資料,因此被視為研究漢代經學及其相關學術等重要之參考文獻。
然而,本書提出一項新論點,即:《白虎通》一書,
實非出於白虎觀會議任何一種形式之會議文獻,而是後人「張冠李戴」,將曹褒所制之《漢禮》誤植以為「白虎通」。
本書論述層次有三:首先,依元大德本《白虎通》之文本,闡釋並確立其「國憲」、「法典」內容與性質;
其次,從漢代經學之發展歷史,分析白虎觀會議宗旨實與《白虎通》內容性質不相應;
再者,由漢代禮制之沿革推論章帝敕命曹褒撰述漢禮之意,比對《漢禮》與《白虎通》
兩者在篇目結構與內容性質上之若合符節。
書末附加分析蔡邕與《白虎通》之關係,追究《漢禮》被誤植為「白虎通」之可能性,以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