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白虎志,男,漢族,1966年12月生,甘肅蘭州人,碩士,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1988年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996年獲得碩士學位,長期從事短期氣候業務和研究工作。
人物生涯
主要論文論著有:
1、白虎志,劉德祥編著,《甘肅氣候影響評估》,2005年,北京,氣象出版社出版。
2、白虎志,朱乾根 青藏高原冬季冷暖與亞澳季風之異常,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97,20(1):35-40
3、白虎志,謝金南,王寶靈 1997年甘肅省特大幹旱事件的診斷研究,高原氣象,1999, 18(1):55-62
4、白虎志,張存傑 蘭州城市化發展對局地氣候的影響,高原氣象,1997,16(4):410-416
5、白虎志,謝金南,李棟樑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風變化的主要特徵,高原氣象,2001,20(1):22-27
6、白虎志,董文杰,馬振峰 青藏高原及鄰近地區氣候特徵,高原氣象,2004,23(6):890-897
7、白虎志 董文杰 華西秋雨的氣候特徵及成因分析,高原氣象,2004,23(6):884-889
8、白虎志,李棟樑,董安祥,方鋒 青藏鐵路沿線大風特徵及風壓研究,冰川凍土,2005,27(1):111-116
9、白虎志,董安祥,李棟樑 青藏高原及青藏鐵路沿線大風沙塵日數時空特徵,高原氣象,2005,24(3):311-315
10、白虎志,李棟樑,方鋒,西北地區東部夏季降水日數的氣候分布特徵和變化趨勢,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5,23(3):133-140
11、白虎志,馬振鋒,董文杰 青藏高原季風特徵以及與我國氣候異常的聯繫,套用氣象學報,2005,16(4):484-491
12、白虎志,李棟樑,西北地區東部年降水氣候特徵及變化趨勢,地球科學研究進展,2005,20,特刊:38-45
13、白虎志,任國玉,方鋒 蘭州城市熱島效應特徵及其影響因子研究,氣象科技,2005,33(6):492-495
14、白虎志,董文杰等. 西藏高原沙塵暴氣候特徵及成因研究,中國沙漠,2006,26(2)
15、白虎志,任國玉. 城市熱島效應對甘肅省地面溫度序列的影響,高原氣象2006,25(1)
16、白虎志,西北地區東部秋季降水日數的異常類型,氣象科技,2005,24(4)
17、白虎志,李棟樑,方鋒,西北地區東部春季降水日數的時空特徵及其對青藏高原地面加熱場強度的回響,Acta Meteor. Sinica。
18、Zhu Qiangen(朱乾根),Bai Huzhi(白虎志) Winter Qinghai-Xizang TBB features in relation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 and Asian-Australian monsoons (Acta Meteor. Sinica,1997,Vol.11,No3)
19、朱乾根,白虎志青藏高原冬季TBB特徵與亞澳季風異常的聯繫(亞洲季風研究新進展,1998年,何金海,丁一匯主編)
20、朱乾根,白虎志 青藏高原冬季TBB特徵與大氣環流以及亞澳季風異常的聯繫,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試驗理論研究進展(一),2000年,陶詩言等主編
21、董安祥,白虎志等 河西走廊強和特強沙塵暴變化趨勢的初步研究,高原氣象,2003,22(4):422-425
22、徐國強,朱乾根,白虎志 1998年青藏高原降水特徵及大氣LFO對長江流域低頻降水的影響,氣象科學,2003,23(3):282-291
23、董安祥,白虎志,俞亞勛 影響河西走廊春季沙塵暴的物理因素初步分析,甘肅科學學報,2003,15(3):25-30
24、 董安祥,白虎志,李棟樑等 青藏鐵路沿線氣溫和地溫的極值推斷,高原氣象,2003,22(5):503-506
25、劉德祥,白虎志,陸登榮 甘肅省近五十年春季連陰雨的氣候特徵,甘肅科技,2002,7,121
26、董彥雄,馬鵬里,白虎志,楊興國 涇河流域近60年降水演變規律,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4,22(3):154-159
27、劉德祥,白虎志,董安祥 中國西北地區冰雹的氣候特徵及異常研究,高原氣象,2004,23(6):795-803
28、劉德祥,董安祥,白虎志 中國西北區東部伏秋異常乾濕年環流的對比分析,高原氣象,2004,23(6):865-874
29、魏鋒、丁裕國、白虎志,甘肅省近四十年汛期無雨日數異常得氣候特徵分析,氣象科學,2005,25(3):249-255
30、魏鋒,白虎志,孫秉強,甘肅省近35年連陰雨天氣氣候特徵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5,20(4):479-482
31、張冬峰,高學傑,白虎志,李棟樑 RegCM3模式對青藏高原地區氣候的模擬,高原氣象,2005,24(5):714-720
32、陶健紅,吳洪寶,白虎志 中國西北地區氣候變化與同期氣象場異常的關係,乾旱區研究,2005,22(4):46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