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鳥整個頭頂、頰、喉、胸、頦均煙黑色,上體餘部一般煙黑色,下背和腰橄欖黃色;翼覆羽黑色,大覆羽外翈羽端具橄欖黃小斑;小翼羽和初級覆羽及飛羽黑色,初級飛羽外緣灰色,羽基白,形成大形“翼斑”;內側次級飛羽的外翈羽端具橄欖黃色小斑,且沾灰,尾上覆羽黑色,尖端橄欖黃色;尾羽黑色;腹、體側及兩脅橄欖黃色;護腿羽暗灰色;尾下覆羽橄欖黃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灰,微沾橄欖黃色。
雌鳥與雄鳥近似,但羽色淺淡,全身黑色部分轉為石板灰,綠黃色部分也較暗,而綠色較多;耳羽、頰和頸側具白色軸紋。
幼鳥羽色和雌鳥相似,黑色部分轉灰,並具灰白色條紋。
虹膜褐色或紅褐色;嘴淡紫黑色,下嘴較白;腳淡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8-75g,♀47-69g;體長♂195-245mm,♀190-236mm;嘴峰♂20-25.5mm,♀19-25mm;翅♂111-126mm,♀111-124mm;尾♂90-117mm,♀92-115mm;跗蹠♂20-28mm,♀21-28.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白翅擬蠟嘴雀屬於高山鳥類,一般棲息于海拔3000-4000m以上的高山,冬季有垂直遷移現象,在四川峨眉山和雲南玉龍山等地都見於3000m以上;在秦嶺太白山棲息於2700-2900m處;在大巴山區可見於3000m以下,而在西藏察隅則在3800-3900m間。冬季在青海湟水河谷地區卻下降至丘陵地帶。此鳥生活於高山針葉林下層和森林灌叢中,冬季多在針、闊葉混交林和丘陵灌叢,有時也到牧場。
生活習性
性不怯疑,較活躍。飛翔顯得笨拙而低矮;平時單個或成對生活,冬季常集合成群活動。叫聲中有短促的鼻音似的“shwenk”或“chwenk”的聯繫聲(地聲)和一種粗厲的“wit”或“wet”的叫聲,並常常擴展成“wet-et-et”或“add-a-dit”的旋律,這種旋律是其歌的基礎或開頭,繼之以“dja-dji-dji-dju”。該鳥鳴叫或歌唱總是在顯著的棲位上發出,不過很少聽到它完整的歌。
食物主要為植物質,據云南動物所在雲南6-7月間剖胃檢查食物為野生植物和一些農作物,而在西藏察隅和察雅,卻食大量漿果。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遊蕩:俄羅斯聯邦。
繁殖方式
在山上赤楊和灌木上築巢。巢外壁由帶刺的小枝和捲曲的草編成,窩內墊以一塊塊薄樹皮。6月開始產卵,從6月末到8月中旬均見孵卵。每窩卵2-3枚,卵呈淡灰綠而沾粉紅色,具紫黑色點斑和毛狀線條,並多集中於卵的鈍端。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白翅擬蠟嘴雀指名亞種 | Mycerobas carnipes carnipes | Hodgson, 1836 |
2 | 白翅擬蠟嘴雀西亞亞種 | Mycerobas carnipes speculigerus | J. F. Brandt, 1841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