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珠樹[白珠樹]

白珠樹[白珠樹]
白珠樹[白珠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珠樹(學名:Gaultheria leucocarpa Bl var. cumingiana (Vidal) T. Z. Hsu),在廣東也被稱為牛頭藥。為白果白珠的變種。該變種總狀花序短,長3-5厘米,有花3-6朵。

生於海拔600-1100米的林中。產江西(井岡山)、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中南半島、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亦有 。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珠樹 白珠樹

原種形態:常綠灌木,高1-3米,稀達5米,樹皮灰黑色;枝條細長,左右曲折,具縱紋,無毛。葉卵狀長圓形,稀卵形、長卵形,革質,有香味,長7-9(-12)厘米,寬2.5-3.5(-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尖尾長達2厘米,基部鈍圓或心形,邊緣具鋸齒,表面綠色,有光澤,背面色較淡,兩面無毛,背面密被褐色斑點,中脈在背面隆起,在表面凹陷,側脈4-5對, 弧形上舉,連同網脈在兩面明顯;葉柄短,粗壯,長約5毫米,無毛。總狀花序腋生,序軸長5-7(-11)厘米,纖細,被柔毛,花10-15朵,疏生,序軸基部為鱗片狀苞片所包;花梗長約1厘米,無毛;苞片卵形,長3-4毫米,凸尖,被白色緣毛;小苞片2,對生或近對生,著生於花梗上部近萼處,披針狀三角形,長約1.5毫米,微被緣毛;花萼裂片5,卵狀三角形,鈍頭,具緣毛;花冠白綠色,鐘形,長約6毫米,口部5裂,裂片長寬各2毫米;雄蕊10,著生於花冠基部,花絲短而粗,花葯2室,每室頂端具2芒;子房球形,被毛,花柱無毛,短於花冠。漿果狀蒴果球形,

白珠樹 白珠樹

直徑約5毫米,或達1厘米,黑色,5裂;種子多數。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白珠樹 白珠樹

該變種總狀花序短,長3-5厘米,有花3-6朵。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100米的林中。

分布範圍

產江西(井岡山)、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中南半島、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亦有。

主要價值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性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白珠樹 白珠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根30-60g;或浸酒。 外用:莖、葉適量,煎水洗;或鮮葉搗敷。

臨床套用:滿山香沖劑滿山香根1000g,糖粉適量,取滿山香根,按水提取乙醇沉澱法,濾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後低溫濃縮至相對密度1.38-1.40(熱測)。加適量糖粉與糊精,制軟材,制顆粒,低溫乾燥,整粒,分裝,每袋重6.5-7.5g,約相當於滿山香根8g。功能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口服或鼻飼,每次:歲以下半袋,2-4歲1袋,5-10歲1袋半,11歲以上2袋,每日2次。

變種情況

本種為為白果白珠的變種。該變種為本種中分布於低海拔地區的類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