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俄羅斯西北部河流、湖泊和運河組成的水道系統,連線白海與阿尼加湖(Lake Onega),與阿尼加湖與窩瓦-波羅的海航道(Volga-Baltic Waterway)相通。

簡介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位置圖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位置圖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俄文:Беломорского-Балтииский Канал)啟用於1933年8月2日,是連線白海與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波羅的海的運河。原名史達林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俄文:Беломорского-Балтииский Канал имени Сталина)。修築期間死亡的勞改犯人達10萬人之多。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在俄羅斯西北部。北起別洛莫爾斯克至波韋涅茨,連線白海同奧涅加湖。長222公里,其中人工水道僅37公里,經斯維爾河、拉多加湖涅瓦河,同聖彼得堡和波羅的海相通。建於1930—1933年。使聖彼得堡至阿爾漢格爾斯克的航程縮短4,000公里。屢經擴建,設有多座船閘,可通行5,200噸艦船及多種潛艇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全長227公里(141哩),內有37公里(23哩)人工水道。運河主要利用勞役於1930∼1933年建成。運河自阿尼加湖北端波韋涅茨(Povenets)向北流至維戈澤羅湖(Lake Vygozero),其間建有7座船閘;再從維戈澤羅湖改修維格河(Vyg River)為運河,另築12座船閘,通向白海。

運輸

北歐 地圖北歐 地圖

運河部份河段借用了數條河流和三個湖泊:拉多加湖奧涅加湖維戈澤羅湖,全長247公里。由於水深只有12英呎,多數船隻不能使用 (每天只有10-40艘船使用),經濟價值大打折扣,而蘇聯卻視之為第一個五年計畫的成功例子。工程由1931年開始到1933年完成,只花了二十個月的時間,比原訂工期提前四個月完工,而工程幾乎都以人力進行。
阿尼加湖將白海-波羅的海運河與窩瓦-波羅的海航道相連,通過後者航舶可航至波羅的海與窩瓦河。該運河系統能通行海輪,可使聖彼得堡與阿爾漢格爾斯克(Arkhangelsk)之間的海程縮短4,000公里(2,500哩),因此具有戰略意義和商業重要性。主要船運物資為木材,大多用於沿岸造紙廠和木材加工企業。

工程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白海—波羅的海運河

史達林想和波羅的海拉近距離,旨在從國家的重要港口列寧格勒到白海的阿爾漢格爾斯克港口,蘇聯海軍艦隊可以來回遊弋。史達林調動了更多的政治犯人參加修築運河工程——勞改營看上去總像有著無休止的供應——經過數年的煎熬,這批囚犯在1933年見證了運河的竣工。不過,疾病、營養不良和惡劣的環境還是導致了大量傷亡,多達25萬苦工在工程期間死亡。雪上加霜的是,竣工後運河卻毫無用處,由於水位太淺,僅僅能滿足小型駁船的運行,蘇聯人多年來的心血付諸東流。後來那些“英雄式的”工人和工程師的事跡,作為史詩式的列傳被詳細收錄,製成的宣傳冊子本有意向資本主義國家廣為派發,後因史達林處決了該事件中所有的主要人物,宣傳冊子被一一召回。

事實上,這是蘇聯第一個利用勞改犯的大型工程。相關的委員會調動了15萬的犯人。蘇聯當局以此作為勞改成效的證明。由於他們的理念是“以勞動改造人”,工作條件非常惡劣。在當局精心安排下,最殘酷的情況被掩飾之後,一班成員包括高爾基、阿列克賽·托爾斯泰、什克洛夫斯基、淑雪兼珂等人的作家和藝術家進行了參訪,並撰文稱讚這一成就。但當中什克洛夫斯基並非隨團,而是自己到工地去的,而高爾基亦只是組織者,自己沒有一同前往。在1929年高氏曾訪問過索洛韋茨基群島並在《我們的成就》雜誌上撰寫其見聞。
是否所有成員都完全沒有意識到勞改營中的實際情況?這一點值得懷疑。在描述勞改營的人士當中,有一位記者Sergei Alymov是勞改營中的犯人,而且他是營辦報紙《改造》的編輯。另一位作家Aleksandr Avdeenko紀錄了當時秘密警察領導Semyon Firin與默斯基的對話揭露了參訪的藝術家有部份了解到勞改營的真相。
為紀念運河落成,蘇聯有一種名為“白-波運河”的香菸。在普沃涅茨 (Povonets)有紀念被迫害者的紀念碑。Nikolay Pogodin甚至以此為題材,寫了一個喜劇劇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