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現有農戶1100戶,有鄉村人口3922人,其中農業人口3862人,勞動力207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66人。
全村國土面積21平方公里,海拔142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438.5畝,人均耕地0.7畝,林地7322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7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6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438.5畝(其中:田1907.5畝,地531畝),人均耕 地0.7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7322畝,水面面積1200畝,其中養殖面積660畝;荒山荒地12389畝,其他面積8150.5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74.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47.9萬元,占總收入的56.2%;畜牧業收入165萬元,占總收入的16.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100頭);漁業收入113萬元,占總收入的11.6%;林業收入41萬元,占總收入的4.2%;第二、三產業收入20.1萬元,占總收入的2.06%;工資性收入86.8萬元,占總收入的8.9%;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共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176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6.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7人,在省內務工180人,到省外務工77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1100戶通自來水,有1100戶通電,有54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54戶;安裝固 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0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水泥路面;出門便可以座車,交通很方便,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9輛,拖拉機12輛,機車87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07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0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1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1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99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5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1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全村主產業銷售總收入5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楊梅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21戶,共有鄉村人口3958人,其中男性1964人,女性1994人。其中農業人口3895人,勞動力2700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其中漢族1441人,彝族251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7人,占人口總數的1.7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79人,參合率55.9%;享受低保2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0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處,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378人,距離鎮中學1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8人,其中小學生261人,中學生11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37.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57萬元,有固定資產377.6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賬務、村務等內容。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1個,共有黨員140人,其中男黨員97人、女黨員43人。
村委會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1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89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電費過高,異龍湖水太深,農業生產發展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甘蔗,水果產業;爭取實施白浪灣回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