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簡介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有限責任公司,其前身為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國有),沿革承接於一九三九年,湖南省建設廳委派茶葉管理處副處長,留學日本九州大學的農學士彭先澤字孟奇先生組建的湖南省磚茶廠。她是緊壓茶的發祥地,至今已有七十年的悠久歷史。
“白沙溪”為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標誌,品牌形象標誌以白沙溪茶(18張)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印章為主體造型,黑白兩色的主體色調,大氣、穩重之風盡顯,而悠長的年代韻味,更是充盈其間。
“白沙溪”三字以印章字樣形式赫然立於其間,簡潔醒目,直扣目標心弦;位於其上的紋樣取材於古代帝王所用之大鼎,隱約間展現出主體形象的王者風範;下方的品牌核心概念語“黑茶之源”,則恰如其分的體現出了白沙溪之於黑茶的關係及其扮演的行業角色。白沙溪之於黑茶,是一種解讀,更是一種傳承與創新,那么其在行業中扮演的角色無疑就很清晰了,一家權威的、歷史最為悠久的、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黑茶生產商的形象完美展現。
“白沙溪“為最早的湖南黑茶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成立於1965年1月,歷史悠久,“白沙溪”系列產品包括“三磚”,“三尖”,一“花捲","其中“三磚為“黑磚,花磚,茯磚”茶,“三尖”為“天尖,貢尖,生尖”茶,“花捲”系列包括“萬兩茶、千兩茶,百兩茶,十兩茶”!
到底什麼是茯茶
茯茶被很多人誤理解為“茯苓茶”,其實並不是,關於“茯茶”的由來,是因為茯茶的製作工藝中有一個“發酵”的工藝,在沒有現代化的工廠和烘房之前,茯茶的發酵過程只能靠自然環境。只有在每年夏天最熱的三伏天的時候才夠足夠的條件讓茯茶發酵,所以之前茯茶也叫“伏茶”。 茯茶又稱“邊銷茶”茶葉之一種。民族地區特需商品。唐代以後,茶葉由官方統制,貯存一地邊地府庫,交換馬匹,此為“官茶”;而茶商由產地販運交售給茶馬司的茶葉,須向戶部納稅請領執照,稱為“請引”。每“引”規定可販茶100斤,納稅200錢;不及“引”者,謂之“畸零”,另行發給“由貼”。無“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為'私茶'。當時朝廷為鼓勵茶商販運茶葉,每次將運到茶馬司交割後,都獎給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為酬勞,由他們自己出售或換馬。因此種酬勞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發的,稱作“附茶”。以後用諧音“茯”代替“附”,便出現了“茯茶”。相引至今。
茯茶屬六大茶類中的黑茶中最具特色的產品,是後發酵茶,也是全發酵茶
茯茶歷史
唐代以後,茶葉由官方統制,貯存一地邊地府庫,交換馬匹,此為“官茶”;而茶商由產地販運交售給茶馬司的茶葉,須向戶部納稅請領執照,稱為“請引”。每“引”規定可販茶100斤,納稅200錢;不及“引”者,謂之“畸零”,另行發給“由貼”。無“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為"私茶"。當時朝廷為鼓勵茶商販運茶葉,每次將運到茶馬司交割後,都獎給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為酬勞,由他們自己出售或換馬。因此種酬勞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發的,稱作“附茶”。以後用諧音“茯”代替“附”,便出現了“茯茶”。
在明清時期六百餘年間先後生產的“馬合盛”、“天泰全”、“泰合誠”、“人民”牌茯磚茶深受西部地區廣大消費者青睞。建國後由於集中公私合營生產規模擴大,最後集中於鹹陽,使鹹陽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緣於“在陝西加工茯磚茶,存在原料二次運輸,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則”,中央政府下令將公私合營後組建的大型茶葉加工企業—陝西鹹陽人民茯茶廠關閉。1953年3月,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湖南安化磚茶廠試製茯磚成功。1959年湖南白沙溪茶廠(前身即安化磚茶廠)改用機器壓制,開始大量生產茯磚。1970年按政府統一安排,“茯磚”改由湖南益陽茶廠生產。
茯磚茶約在1860年前問世。當時用湖南所產的黑毛茶踩壓成90公斤一塊的篾簍大包,運往陝西涇陽築制茯磚。茯磚早期稱“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因原料送到涇陽築制,又稱“涇陽磚”。幾十年來,茯磚茶集中在湖南益陽和臨湘兩個茶廠加工壓制,年產量約2萬噸。80年代初期,湖北蒲圻樓洞茶場,引用湖南茯磚製法,獲得成功,年產量500噸左右。
茯茶工藝和特點
茯茶的壓制方法分毛茶拼配篩制、汽蒸漚淮、壓制定型、發花乾燥和成品包裝等作業。按照毛茶配方比例領料,採取“切碎多抖,循環切料,分身取料,四孔成茶”的篩制方法,經風選隔砂後即成茶坯。汽蒸是將茶坯過磅,送入蒸汽機加熱,汽蒸時間為50秒鐘。汽蒸後漚堆,堆高2-3m,時間3-4小時,當葉溫達75-88℃,應即時翻堆散熱,促使整個茶堆冷熱乾濕均勻。茶坯漚堆後,經水分檢驗,即可進行稱茶、加茶汁、攪拌、蒸茶,然後裝匣緊壓,冷卻定型。當磚溫由80℃左右下降到50℃左右時約歷時80分鐘,便可用退磚機把茶磚退出,按照品質規格檢查驗收。合格者進入烘房,側立排列在烘架上。進烘後有12-15天內為發花期階段,以後的5-7天為乾燥期階段。發花階段的室溫應保持在28℃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以利灰綠麴黴的繁殖生長;乾燥期的溫度則應逐漸升高,一般自30℃上升至45℃為止。出烘後應立即包裝。
茯茶中的金花
茯茶在其加工過程中經過了一道獨有的“發花”程式,生成一種有益菌——冠突散囊菌”,它一方面吸收茶葉中的有效成分作為自身生長發育的營養,一方面通過自身的代謝,產生一系列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各類小分子化合物,使其內里金花茂盛,獨具菌花香和松煙香,茯茶的特殊口感和功效便由此而生,這正是它不同於其它茶類或其它黑茶茶品的獨特之處。“冠突散囊菌”在業內俗稱為“金花”。
本茶特點
降“三高”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消食:消食與去肥膩、下氣等藥效是相通的;去肥膩:黑茶的去膩減肥作用幾千年來就被人們所利用,我國西北民族的食物結構是“牛、羊和乳酪,非茶不解”故而“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以至才有歷經千年的茶馬貿易;通便;治腸炎;解毒作用
茯茶保健價值
茯磚由於其獨特的工藝和特殊的品質,使其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降脂解膩並有良好的解酒作用,食油膩肉食飲之特別消食解膩,這也是肉食民族特別喜歡這種茶的原因。常在酒肉飽餐之後飲一杯茯磚茶,或以茶佐食,令人有一種極為舒坦的感覺。 2、養胃、健胃、通三焦,能利尿、解置。在產地,居民有收存幾片老茯磚的習慣,他們將老茯磚稱之為“藥引子”,遇有腹痛或拉痢,老人習慣以茯磚代藥,極為靈驗。 茯磚主要是邊銷,它的營養價值早在10多年以前就引起了日本的關注,對茯磚作了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進口消費茯磚茶的數量近年大幅度增加。
沖泡方法
1 、茶具的搭配:沖泡黑茶宜選擇粗獷、大氣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砂壺、陶壺或如意杯沖泡;公道杯和品茗杯則以透明玻璃器皿為佳,便於觀賞湯色。
2 、用水選擇 水質: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井水、礦泉水、純淨水為佳。 水溫:水溫要高,一般用 100 度沸水沖泡;也可用沸水潤茶後,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 茶水比例:高檔磚茶及三尖茶茶水比為 1 : 30 左右,粗老磚茶為 1 : 20 左右。
3 、沖泡方法:沖泡黑茶時,較嫩的茶多透少悶,粗老茶則多悶少透。粗老茶也可煮飲。 每個茶都有各自的特點,只有真品黑茶才有其特定 功效。加工黑茶時,其原料的選用、加工的地域、氣候等 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如中藥藥材的選用注重藥材的來源及 後期的 “ 加工工藝 ” 。
原因及環境
首先是原料,不同的地域氣候和土壤,其原料的質量(內 含成分、藥性)會有較大差別。 其次是工藝環境,加工工藝除了受人為因素影響外,也 與地域氣候有關。同一個茶,其原料在不同的地域條件下 加工,其品質風味就會有一定差異,因為茶葉在加工過程 中有酶的參與,酶是一個活體,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對 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況且黑茶加工過程中還有一 個主體 —— 微生物的參與,不同地域氣候條件下的微生物 種群及同一種群的微生物都有質和量的差異。
正如湖南各地盛產腐乳,但同一種工藝原料在不同的地區所做出來的 腐乳風味卻有不同。因此,黑茶生產有地域性的差別原因 就在於此。既然我們是站在歷史角度來討論黑茶,那么就 要尊重湖南安化原產地的這種特殊性。
我們知道黑茶是歷史上的地域、傳統的工藝所加工的茶品,而且也 只有這些茶品才有如上所述的種種 “ 藥理功效 ” 。消費者在 選用茶品時,需要尊重這一基本原則 —— 即選用正宗原產 地生產的黑茶茶品。
正宗的真品 “ 安化黑茶 ” 定義為原產地安化縣;原料 是 以雲台山大葉茶(國家級優良茶樹種)為代表的安化大葉 茶群體品種,用傳□□特工藝(殺青、揉捻、渥堆、松柴 明火烘焙)初制和精製(包括自然陳化和人工後發酵)而 成的、具獨特品質風味的黑茶,才是正宗的真正的 ‘ 安化 黑茶 ’ 。
這樣,可以避免魚目混珠。消費者應明辨真偽和 優劣。正宗的安化黑茶才有特定的功效。《本草綱目》記 載:安化茶,出湖南粗梗大葉,須以水煎或滾湯沖入壺 內,再以火溫之始出味,其色濃黑,味苦中帶甘,食之清 神和胃,性溫味苦微甘,下隔氣消滯去寒辟。
功效
茯磚由於其獨特的工藝和特殊的品質,使其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降脂解膩並有良好的解酒作用,,食油膩肉食飲之特別消食解膩,這也是肉食民族特別喜歡這種茶的原因。常在酒肉飽餐之後飲一杯茯磚茶,或以茶佐食,令人有一種極為舒坦的感覺。
2、養胃、健胃、通三焦,能利尿、解置。在產地,居民有收存幾片老茯磚的習慣,他們將老茯磚稱之為“藥引子”,遇有腹痛或拉痢,老人習慣以茯磚代藥,極為靈驗。
茯磚主要是邊銷,它的營養價值早在10多年以前就引起了日本的關注,對茯磚作了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進口消費茯磚茶的數量近年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