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清餘慶遠【維西見聞錄】說“那馬”,本民家即僰人也。浪滄弓籠皆有之,地界蘭州(今怒江蘭坪)民家流入,莫能考其時代,亦不能多記其姓氏。么西(納西)謂之“那馬”逐以“那馬名之,語言類與民家無異。
清嘉慶《維西夷人圖》稱為“喇馬”,當地漢人和通甸,金頂的白族稱之為“拉瑪”,而僳僳族稱之為勒墨,(拉瑪諧音)普米族稱之為“臘罵”。《麗江府志》稱之為“剌毛”,言其居瀾滄江邊,喜近水,語類僰人,性如么西,戴白帽,穿白衣,柔懦畏法,織麻布,種田地以供食賦,開春時開秧門及隆重。那馬在唐初可能就在蘭坪瀾滄江畔居住。
居住位置
怒江州境內那馬人主要聚居在瀾滄江沿岸的營盤鎮,兔峨,中排,石登等鄉,另有一部分居住在河西鄉,拉井鎮。
民族演變
那馬人,自稱白尼或白子,絕大部分居住在蘭坪和維西境內,“那馬”是納西族對它們的稱謂。據老人們講,蘭坪那馬人的祖先,大多是從外地遷入,少數是當地的土著民族。從外地遷入有兩種說法:少部分人認為他們的祖先來自南京應天府、江西吉昌府等地;大部分人說是從大理、麗江、鶴慶、雲龍、劍川等地先後遷入。維西有一部分那馬人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從台灣流浪過來的。以上各種說法中,“來自南京應天府”的說法與大理部分白族說法一致,可能是當年確有被明王朝徵調戍邊的漢民,他們逐漸融合在那馬人中,成為那馬人祖先的一部分。
服裝
解放前,那馬人婦女上身多穿無領麻布對開短褂,下著白色或藍、黑色裙子。裙子呈傘狀,有一二十個褶子。裙外系花麻布圍腰,胸前帶銀飾,用三尺布綁腿。男子穿無扣麻布長衫,肩垮麻布口袋,系腰帶,帶小刀,挎弩弓、長刀。後改為上穿右開襟麻布短褂,下著寬褲筒的褲子。青年男子頭上戴頂上有尖的藍色或黑色帽子。
飲食
那馬人飲食與大理中心地區的白族相似。住瀾滄江邊的那馬人以大米為主食,住山區的以包穀為主。以包穀為主食的那馬人做的飯叫做“包穀沙沙”。
信仰
那馬人特別崇拜鐵三腳架,認為它代表灶神,禁止任何人特別是女人從上面跨過。那馬人禁用白石頭壓房頂、墊牆基、砌墳墓等。多數人認為白石頭是祖先的骨頭,少數人說是妖怪的骨頭。
音樂
那馬人的傳統山歌調子稱為“凱尼”。調子有固定格式-兩句半,頭兩句分別是7個字,後一句為5個字,一、三句押韻,但字不重複。
婚姻
那馬人實行家族外婚制,同姓或同姓同宗的男女之間禁止通婚。盛行姑舅表優先婚,而且是交錯從表婚。特點有二:一是同一代之內只有一方享有優先權,即姑姑的女兒要優先嫁給舅舅的兒子,但舅舅的女兒不一定要優先嫁給姑姑的兒子。二是姑姑和舅舅的身份是隔代交替的。第一代是姑姑的身份,到第二代就變成了舅舅的身份,第三代又回到姑姑的身份。第一代舅舅也是同樣的。(親屬關係我也搞不清,慢慢想吧~~)。也有姨表兄妹配婚,但不如姑舅優先婚普遍。
那馬人除了以本民族內部通婚為主外,也可與本地的僳僳族、普米族和外來的納西族、藏族、漢族以及大理、劍川一帶的白族通婚,以招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