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去年,省考古所和東陽市文物辦在對諸永高速公路沿線勘察時,認為白坦村周圍很可能存有古墓群。今年6月10日,考古人員進場,6月13日開始發掘。在炎熱的天氣下,經過艱苦的工作,目前已發掘出1號和2號兩座古墓,其中2號墓已發掘完畢。
1號墓:有7具小孩骸骨
考古專家先在顧家山兩坡間山坳處發掘出了一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古墓(1號),該墓為淺坑,有50厘米厚的紅燒土,墓底鋪鵝卵石,極為精緻。令人驚奇的是,裡面尚存有7具小孩骸骨,但無其他陪葬物。目前,專家推測此處可能為祭祀坑,但因為沒有器物出土,暫時無法確認。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榮軍昨天告訴記者,2800多年前,人類還處於奴隸社會時期,陪葬作為一種風俗很普遍。因此,1號坑究竟是祭坑還是陪葬墓,現在專家們還沒取得一致意見。1號坑後面還有一座大墓,未來兩三天他們將進行發掘。發掘的結果,將有助於破譯目前的諸多謎團。
專家認為,如果1號墓是祭坑這一推斷得到確認,將填補我省考古史上的許多空白。據了解,東陽市文物辦和省考古所準備邀請國內有關專家,來東陽考古現場研究分析。
2號墓:4具成人骸骨和100多件珍貴文物
同時,在麻車塘山還發現了一個大型西周土墩墓(2號)。該墓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考古工作者對這一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六天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該墓葬現存封土有13米,墓室長12.8米,寬3.3米,不留墓坑。墓記憶體有成人骸骨,分布在四處,初步判定有4具。墓內陪葬物極為豐富,已出土了近百件原始瓷、印紋陶以及一批玉器飾品、貝殼。原始瓷的製作非常精緻,釉色透亮,質地精良,形態各異,品類豐富,豆、碟、盤、碗,應有盡有。小的只有4厘米,大的有30厘米。裝飾有弦紋、波浪紋、8字紋等。專家稱,這些出土的原始瓷器都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是西周時期越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同一個墓葬里發現如此多保存基本完整的原始瓷,實屬罕見。
印紋陶都是大件,其中有一件陶釜,上為波浪紋,下為麻布紋。墓室西出土的三件印紋陶罐,形態、紋飾奇特,其中兩件形似瓜棱,棱邊突出,內飾回紋,另一件為大方格內飾篾紋。據稱,這種形狀紋飾在全國也很少見。
玉器有玉珠、玉管、綠松石等,最小的玉珠大小僅如粟米,中間穿孔。經過2800多年的埋藏,古玉依舊晶瑩透亮。
在成人的骨架旁發現了一個貝殼,鈣化很嚴重,中間有一小孔,可用來穿線,便於攜帶。史書上說古人使用貝幣,在這裡又找到了實證。
考古工作者還從墓中清理出了一件疑似鐵器。陳榮軍說,此物件究竟是青銅器還是鐵器,目前還很難判斷,有待進一步確認。據了解,目前我國出土最早的鐵器是在江蘇六合程橋的春秋墓葬中,若東陽這次出土的文物被確認為鐵器,將極有可能改寫中國鐵器製造的歷史。
出土了這么多精緻的器物,還發現了人體骨骼,說明此墓規格非同一般,墓主人擁有極為顯赫的身份地位。有專家猜測:據古書記載,大禹後裔少康派庶子無餘到會稽山祭祀大禹,建立越國,“都在南山之陽”,也許,東陽就是古越國的都城所在。
另外,省考古隊還在西周土墩墓西北的一個山坡上發掘了一個漢代的專門燒制印紋陶的古窯址,出土了許多精美的印紋陶器,也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