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成本

“發展成本”的概念是牛文元教授與美國學者哈瑞斯在1996年發表於國際刊物上的文章中聯合提出的。

概念

作為首倡者的牛文元教授解釋說,通常所謂的“區域發展成本”或稱“區域開發成本”,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了支持經濟起飛並實現區域戰略發展目標,必須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所花費的成本。基礎設施也稱基礎結構或社會間接資本,專指使用公共財富為直接生產部門和公眾生活部門提供公用、共用設施,公用、共用條件,公共服務體系的設施與機構。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公共財富使用分配的集中表達方式之一,也是社會公共財富實施更高積累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基礎設施的完備與否,常常是發展的前奏和準備條件。在中科院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中,區域發展成本主要集中在狹義的屬於區域生產型、生活型共用設施的硬設施建設成本(即通常所謂的“三通一平”或“五通一平”所花費的成本)。

影響發展成本的因素

區域發展成本的高低,主要受自然要素、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的影響。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是影響區域發展成本的本質性基礎要素,它由地理空間分異規律的特徵所決定,包括地質基礎、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狀況、土壤及植被等。中國的自然基礎在大國中不算很好,有先天的脆弱性。65%以上的國土是山地和丘陵;1/3以上的國土面積是乾旱區和荒漠區;世界大陸平均海拔高度830米,中國陸地平均海拔1495米,是世界均值的1.8倍。僅海拔一項,根據“生態環境應力指數”,在世界大陸平均海拔高度的基礎上,每增加100米的平均海拔高度,區域開發成本即區域基礎建設的成本將在原來基礎上平均高出2.2%—2.4%。美國與中國的對比是很好的例子,國土面積差不多,所處的緯度相近,氣候條件、生物條件相似,為什麼美國的發展成本與世界均值持平甚至略低?僅舉一例,其平原面積3倍於中國,在平原上修建基礎設施與在山區修建的成本相差很遠;美國最高的山地高度海拔低於5000米,中國僅一個世界屋脊就占國土面積17%,海拔4000—5000米的山地很多。在同樣標準的1公里鐵路,在青藏高原上的建設成本當然會大大高於平原地區。

經濟要素

經濟要素。一般而言,在單位面積上所積累的公共財富(可視為基礎設施資產原值)越高,其發展成本相對較低。即經濟能力條件越高,成本係數越低。比如修捷運,以前採用先挖開地面,鋪好捷運再修整路面的方法,上面的交通在一段時間內會受到很大影響。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能夠採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好的規劃來節省成本,可以採用地下暗埋的技術了,整個社會為之付出的成本就降低了。

社會要素

社會要素。社會進步程度越高,對於基礎設施空間排布的選擇、對於基礎設施的使用和管理、對於基礎設施的維護等,均可表現出較好的結果。相對應的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支出。例如,人口素質如果比較高,就會有效地維護基礎設施,維修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其中特別要指出的是,腐敗現象是社會因素中提高發展成本的主要方面,清廉情況下2億元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於腐敗的存在,可能需要2.5億甚至3億才能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