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其一
曉登泰山道,行行入煙霏。陽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輝。
雲梯掛青壁,仰見蛛絲微。長風吹海色,飄遙送天衣。
峰頂動笙樂,青童兩相依。振衣將往從,凌雲忽高飛。
揮手若相待,丹霞閃餘暉。凡軀無健羽,悵望未能歸。
其二
天門何崔嵬,下見青雲浮。泱漭絕人世,迥豁高天秋。
暝色從地起,夜宿天上樓。天雞鳴半夜,日出東海頭。
隱約蓬壺樹,縹緲扶桑洲。浩歌落青冥,遺響入滄流。
唐虞變楚漢,滅沒如風漚。藐矣鶴山仙,秦皇豈堪求?
金砂費日月,頹顏競難留。吾意在龐古,冷然馭涼颼。
相期廣成子,太虛顯邀游。枯槁向岩谷,黃綺不足儔。
其三
窮崖不可極,飛步凌煙虹。危泉瀉石道,空影垂雲松。
乾峰互攢簇,掩映青芙蓉。高台倚峻削,傾側臨崆峒。
失足墮煙霧,碎骨顛崖中。下愚竟難曉,摧折紛相從。
吾方坐日觀,披雲笑天風。赤水問軒後,蒼梧叫重瞳。
隱隱落天語,閶闔開玲瓏。去去勿復道,濁世將焉窮。
其四
塵網苦羈縻,富貴真露草。不如騎白鹿,東遊入蓬島。
朝登太山望,洪濤隔縹緲。陽輝出海雲,來作天門曉。
遙見碧霞君,翩翩起員嶠。玉女紫鸞笙,雙吹入晴昊。
舉首望不及,下拜風浩浩。擲我《玉虛篇》,讀之殊未了;
傍有長眉翁,一一能指道。從此鍊金砂,人間跡如掃。
其五
我才不救時,匡扶志空大。置我有無間,緩急非所賴。
孤坐萬峰顛,嗒然遺下塊;已矣復何求?至精諒斯在。
淡泊非虛杳,灑脫無蒂芥。世人聞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強語,惟復笑相待。魯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哲學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進士,任刑部侍郎,兵部主事,後因觸犯宦官劉瑾,被貶謫為貴州龍場驛丞。後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有功,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卒謚“文成”。在哲學上成就很高,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學”,主張以心為本體,認為“心明便是天理”,提倡“致良知”的學說,形成了聲勢浩大的“陽明學派”,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影響。其散文健勁不乏文采,在明代散文中獨樹一幟。有《王文成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