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

登州府

登州府,清代府治蓬萊(今山東省蓬萊市)。下轄:蓬萊(山東省蓬萊市)、黃縣(縣治在今山東省龍口市黃縣鎮)、棲霞(今山東省棲霞市)、招遠(今山東省招遠市)、萊陽(今山東省萊陽市)、福山(今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文登(今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榮城(縣治在今山東省榮成市舊榮成鎮)、海陽(今山東省海陽市)共9縣;寧海(今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散州。

地理位置

登州府登州府

在清代的《登州府志》中,對登州府所轄區的範圍有詳細的記載。原文如下:“登州府東至海四百九十里,南至萊州府即墨縣四百里,西至萊州府掖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海一里至北隍城島二百四十里接奉天界,由海道至奉天旅順口約六百里至蓋州套約千餘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八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二十里,東西廣六百四十里,南北袤六百四十一里,蓬萊縣東至福山縣界九十里(至縣治一百四十里),西至黃縣界四十里(至縣治六十里),南至棲霞縣界七十里……”

1913年廢除。

歷史起源

蓬萊是明朝中期後登州府衙所在地,因此,說起蓬萊舊時稱謂,人們常常把它與古登州混在了一起,然而,如果細究古登州的來龍去脈,卻又很少有人說得清楚。

有的學者作了這樣一段解釋,說是“登”的名字起源很早,在《小臣 簋》銘中就有“東登”一詞。而這個“小臣 簋”一般認為是周成王時“伯懋父”率領殷師伐東夷勝利後作的器物。這件器物的銘文大意是:東夷大反,伯懋父率殷八師伐東夷,至東 ,伐海湄,勝利而歸,並因征伐東夷五嵎獲得了一些貝貨而受到了獎賞。這件器物銘文所記的東 ,多認為是指齊國東部的丘陵地帶,海湄則指的是海濱的夷人,或者說東 就是海濱之地。可見這個“登”是商末周初時的一個古地名。但是在《尚書?禹貢》中卻沒有對登州的記載。登州這塊地盤在登州名字還沒有出現時屬於青州的“嵎夷”或“東夷”,春秋時期,它又成了萊子國的一塊地盤。戰國時期,這塊地盤被併入齊國。史稱“魯襄公六年(前567年),滅齊東夷萊國(黃縣東南有萊子國都城)。”秦一統天下之後,分了36個郡,古登州前身屬於齊郡黃縣的一塊地盤。到了漢代,屬於青州的東萊郡,西晉時屬於青州東萊國,南北朝時屬於劉宋的東萊郡,元魏時屬於東牟郡,北齊時屬於東萊郡,隋朝亦屬東萊郡。而登州這個名字最早是唐朝初年才出現的,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登州。

從以上記述可以看出,古登州是唐朝時才建立的,唐朝之前沒有登州。而登州設定的具體時間,一些史料文獻中的記載也是有分歧的,如《新唐書》等典籍記載的是與前面所述相同。而《元和郡縣圖志》卻稱登州設定的時間是唐武德元年,比前面所說早了四年。這兩說究竟哪一個準確,學界的觀點也不一致,那就只好兩說並存了。

至於登州設定的地點,人們常常會說古登州是從牟平遷到蓬萊的,也便給了大家一個錯覺,古登州最初設定在牟平。其實古登州最初並不在牟平,而是在文登。論及古登州始建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文登城的東邊有一座山叫文登山,簡稱文山。雖然這座小山海拔不足百米,周長不足1.5公里,卻是當年秦始皇光顧的地方。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多次東巡,其中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和三十七年(前210年)兩次經過文登。在他巡幸文登時,曾召集文人登上城左這座小山,論功頌德。此後人們便把這座小山稱作文登山。再後來,這裡於公元568年設立了縣,便稱為文登縣,唐初設的州也便稱為登州了。

到了唐貞觀元年(627年),最早設在文登的登州被撤掉了,所屬的幾個縣歸萊州管轄。到了唐如意元年(692年),從萊州所轄的縣中分離出牟平、黃縣和文登三個縣,重新設立了登州。從撤州到再設,中間隔了65年。重新設定的登州治所已不是文登,而改成了牟平。重設的登州在牟平僅僅存在了15年,到唐神龍三年(707年),治所便從牟平遷到了當時屬於黃縣管轄的蓬萊鎮。既然一個州治的署衙安在了蓬萊,這個唐朝初年設立的蓬萊鎮便升格為蓬萊縣了。

從唐神龍三年州治遷至蓬萊到1913年撤府,古登州治所在蓬萊存在了長達一千二百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古登州從唐初設立到明朝初期,一直為州,到了明洪武九年(1367年),才升格為府。州與府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在《明實錄》一書中曾提到登州昇州為府的原因,“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蔡玉臻)

明代的登州名宦祠:明太祖洪武四年,詔天下學校各建先賢祠,左祀賢牧守(後稱名宦),右祀鄉賢。此二祠為附於學宮之始。凡入兩祠人等,皆由各省學臣及採訪使審定。清代入祠人物,則須經部議批覆。“明:登州知府周斌、林弼、畢汝周、朱希顏、徐問、劉鏞 (參政,管府事)、馮昆、鄭漳、劉涇、李承選、魯廷彥、同知李鉞 (前蓬萊知縣)、張學、弋正 (見舊志,今增入)、登萊巡撫袁可立、登萊道周之訓、蓬萊知縣邢琦、登州副總兵沉有容。”

(《登州府志·卷十學校·祀典附》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