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袋花

癭袋花

越橘科樹蘿蔔屬植物緬甸樹蘿蔔的別稱,附生常綠灌木,根可入藥!

漢語拼音

癭袋花 癭袋花

Ying dai hua

傣藥名

賀畢罕

中藥材基原

為越橘科植物緬甸樹蘿蔔的塊根。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

癭袋花 癭袋花

緬甸樹蘿蔔 AsaPetes burmanica Huang 多年生常綠附生灌木。塊根肥大,紡錘狀,有時串珠狀。莖高 30~60 cm,多分枝,幼枝被黑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革質,有短柄;葉片卵形、長圓狀倒卵形,先端圓,微凹,基部楔形,全緣,略反卷,葉上面深綠色,下面棕褐色,僅中脈在葉背凸出。花序腋生,花單一或雙生,下垂;花梗長約 8 mm,無毛;花萼小,有柔毛;5裂,裂片急尖;花冠長l.5cm,白色,口部有5個三角形鈍齒,直立;雄蕊10,花絲有柔毛,花葯長几等於花絲,背面有直立的短距;子房下位。花期9~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附生於海拔 700~1460 m的石灰岩疏林、灌叢或林中樹上。分布於雲南南部及西藏東南部。

採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取塊根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性味

味微苦、澀,性涼。入水、風塔。

功效

調補四塔,祛風除濕,消腫止痛,利膽退黃,止咳化痰。

主治

主治“割魯了多溫多約,冒米想”(產後體弱多病,乏力),“攏梅蘭申”(風寒濕痹證,肢體關節病,屈伸不利),“阻傷”(跌打損傷),“先哈滿”(無名腫毒),“攏案答勒”(黃疸),“唉米習特來”(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 g;燉服,鮮品 100~200 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炒熱,包敷患處。

附方

癭袋花 癭袋花

1.治“割魯了多溫多約,冒米想”癭袋花鮮品100~200 g,燉雞服。(景洪市傣醫波岩亮驗方)2 治“攏梅蘭申”,“阻傷”,“先哈滿”癭袋花鮮品適量,搗爛,炒熱包敷患處。(景洪市傣醫波波驗方)

3.治“攏案答勒”,“唉米習特來”癭袋花 30 g,煎湯內服。(景西雙版納州傣醫院醫康郎臘驗方)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西雙版納傣藥志》

參考

《中華本草》傣藥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