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 潘明繼 編著定價: 35.00元
頁數: 503頁
字數: 407千字
開本: 32 開
裝幀: 精裝
出版日期: 2003年3月
作者簡介
潘明繼,男,1933年出生於福建南安。1955年畢業於福建醫學院醫療系,1961年畢業於衛生部福建首屆西醫學中醫班。現系福州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福州市中西醫結合腫瘤研究所所長,福建中醫學院教授,廈門大學腫瘤細胞工程國家專業實驗室學術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英國皇家醫學會會員,國家科技成果評審鑑定專家。從醫47年,從事中西醫結合腫瘤防治研究38年。總結出一套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的經驗和理論,在國內外廣泛推廣。最早研究發現抗癌植物“三尖杉”。如今,三尖杉酯鹼成為國內外治療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最佳藥物之一,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全國率先提出扶正培本治癌的理論,這種理論已成為指導中西醫結合治癌的大法,也是國際研究中醫免疫矚目的課題。著有《癌的扶正培本治療》、《愛滋病的中醫防治》、《怎樣自我發現癌症》。
這3部專著均被譯成英文出版,分別榮獲國際和全國優秀圖書獎;參與編著8部專著,在國內外發表 100多篇醫學論文。參加 14次國際學術會議,應邀赴荷蘭、美國、德國、韓國、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
1991年被美國國際傳記學會評為“國際36位突出貢獻專家”之一,榮獲“國際畢生學術成就金質塑像獎”。18項科研課題分別榮獲國家、省部級及市級科技成果獎。1988年獲省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是省優秀專家、省勞模。1994年被評為全國30戶美好家庭之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癌症的病因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醫對癌症病因病機的認識
一、七情內傷
二、臟腑虛損
三、氣血不和
四、外邪為患
五、飲食失調
第三節 現代醫學對癌症病因的認識
一、化學致癌因素
二、物理致癌因素
三、生物致癌因素
四、遺傳因素
五、內分泌因素
六、營養因素
七、免疫因素
八、精神因素
第二章 腫瘤的分類和命名
第一節 中醫對腫瘤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現代醫學對腫瘤的分類和命名
一、分類
二、命名
第三節 腫瘤的病理分級及分期
一、惡性腫瘤的分級
二、惡性腫瘤的病理分期
第三章 腫瘤的生長、播散及良性和惡性的區別
第一節 腫瘤的生長方式與播散
一、腫瘤的生長方式
二、惡性腫瘤的播散
第二節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第四章 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的法則
第一節 中醫治癌的法則
一、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
二、中醫常用的治療法則
第二節 西醫治癌的方法與手段
一、外科治療
二、化療
三、放療
四、免疫治療
第五章 扶正培本治療癌症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正氣虛是發生癌症的重要因素
第二節 扶正培本對機體的調整作用
一、預防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三、增強內分泌和體液調節功能
四、保護骨髓並提高其造血功能
五、增強消化吸收功寬,改善物質代謝
六、增強機體自動控制系統的能力
七、增強西醫各種治療手段的效果
第六章 中西醫各種治療手段的扶正原理及臨床套用
第一節 手術、放療、化療的扶正原理
第二節 手術與扶正培本相結合
一、手術前的中西醫扶正治療
二、手術後的中西醫扶正治療
三、手術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第三節 化療與扶正培本相結合的臨床效果
一、預防或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
二、增強化療的效果
第四節 放療與扶正培本相結合的臨床效果
一、增強放療的效果
二、減輕放療的不良反應
第七章 營養與飲食的扶正原理及臨床套用
第一節 營養失調與癌症發生髮展的關係
一、癌症病人營養失調的原因
二、營養不良與癌症消長的關係
第二節 營養療法的合理使用
一、營養、飲食與扶正培本的關係
二、營養療法與各種療法手段的配合
三、多途徑的營養療法
第三節 飲食的選擇與禁忌
第八章 精神與氣功的扶正原理及臨床套用
第一節 精神因素與癌症發生髮展的關係
第二節 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療
第三節 氣功治癌原理及臨床套用
一、氣功治療的原理
二、氣功在癌症臨床上的套用
第九章 晚期癌症的對症治療
第一節 營養的供給
第二節 解毒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第三節 激素的套用
第四節 各種治標的作用
一、中醫中藥的調理
二、西醫的對症處理
第五節 護理
第十章 癌症常見症狀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第一節 發熱
一、癌症發熱的原因
二、癌症發熱的治療
第二節 疼痛
一、癌痛的原因
二、對疼痛的評估
三、癌痛的治療
第三節 出血
第四節 咳嗽及呼吸困難
第五節 水腫
第六節 脫水
第七節 嘔吐
第八節 便秘
第九節 腹瀉
第十節 休克
第十一節 惡性體腔積液
一、惡性胸水
二、惡性腹水
三、惡性心包積液
第十二節 骨髓抑制
第十三節 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徵
第十四節 顱內壓增高
第十五節 低血糖
第十一章 生物反應調節劑與癌症的扶正培本治療
第一節 白細胞介素-2
第二節 干擾素
第三節 溶血性鏈球菌製劑
第四節 集落刺激因子
第五節 腫瘤壞死因子
第六節 左鏇咪唑
第七節 多糖類
一、真菌多糖
二、高等植物多糖
三、地衣多糖
四、藻類多糖
五、細菌多糖
第十二章 癌症病人的療效評定標準
第一節 經典的殺傷模式及其療效標準
第二節 癌症病人的生存質量是評定療效的重要標準
一、中醫藥治癌的分類和作用機制
二、生存質量檢測指標
各論
第十三章 頭頸部腫瘤
第一節 鼻咽癌
第二節 喉癌
第三節 舌癌及口腔癌
第四節 口咽惡性腫瘤
第五節 甲狀腺癌
第十四章 消化系統腫瘤
第一節 食管癌和賁門癌
第二節 胃癌
第三節 原發性肝癌
第四節 結腸癌和直腸癌
第五節 胰腺癌
第十五章 胸部腫瘤
第一節 乳腺癌
第二節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第三節 縱隔惡性腫瘤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統腫瘤
第一節 宮頸癌
第二節 子宮內膜癌
第三節 卵巢癌
第四節 絨毛膜癌和惡性葡萄胎
第五節 女外陰癌
第十七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腫瘤
第一節 腎癌、腎盂癌及輸尿管癌
第二節 膀胱癌
第三節 前列腺癌
第四節 睪丸惡性腫瘤
第十八章 白血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急性白血病
第三節 慢性白血病
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第十九章 惡性淋巴瘤
第二十章 皮膚癌及黑色素瘤
第一節 皮膚癌
第二節 惡性黑色素瘤
第二十一章 骨惡性腫瘤
第二十二章 多發性骨髓瘤
第二十三章 腦腫瘤
第二十四章 軟組織惡性腫瘤
附 錄
一、扶正培本藥物的分類
二、惡性腫瘤常用中草藥及中成藥
三、中西醫結合抗癌新藥一志苓丹膠囊
四、實體瘤的療效標準
五、病人一般狀況的計分標準
六、常用抗腫瘤藥的遠期毒性
七、抗癌藥的藥名簡稱與中英文名對照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