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志摩遇上林徽因

當徐志摩遇上林徽因

《當徐志摩遇上林徽因(套裝共2冊)》內容簡介: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壇最具特色、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是開一代詩風的“新月派”的主將,被譽為“中國的雪萊”,對我國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沒有他的詩壇是寂寞的。他的詩風格歐化,在藝術形式上富於變化,但又不失整飭;語言清新,洗鍊,以口語入詩,但又不失文雅;音樂性強,但又不囿於韻腳,而追求的是內在的節奏感和旋律美。他的大量詩作在情感的宣洩、意境的營造、節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求諸方面,都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啟迪,體現了其特殊的美學價值。

內容簡介

《當徐志摩遇上林徽因(套裝共2冊)》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當徐志摩遇上林徽因》目錄:
你的明媚,我的憂傷
關於婚姻,關於自由
冷漠,婚姻的唯一韻腳
沙士頓的“同居”生活
小腳與西服不搭調
離婚,笑解煩惱結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當愛遇到林徽因
康橋的名士們
我有一個戀愛
月下待杜鵑不來
相隨泰戈爾
萬丈詩情洗塵心
石虎胡同七號
新月俱樂部
世上另一個我
淚浪之爭
志摩的音樂與魯迅的刀鋒
自負的紳士氣
遇見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小曼是古城光艷的風景
愛是寂寞的玩笑
歐遊漫錄,愛的療傷
小曼的掙扎
功德圓滿的離婚宴
飛揚,我有我的方向
接手《晨報副刊》
自己人的文藝圈
著名的閒話事件
文人們的“政治瘋話”
愛是一場最好又最壞的修行
古怪而尷尬的婚禮
新月書店上市記
婚姻的泥潭
再別康橋
北平,不如歸去
古城的舊情舊人
我若離去,後會無期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說不出的“我愛你”
你的離去,我的孤寂
盛世歡宴,曲終人散
徐志摩其文
再別康橋
偶然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沙揚娜拉十八首
翡冷翠的一夜
我等侯你
海韻
去罷
為要尋一個明星
雪花的快樂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蘇蘇
她是睡著了
她怕他說出口
我有一個戀愛
起造一座牆
客中
多謝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蕩
我來揚子江邊買一把蓮蓬
再休怪我的臉沉
決斷
兩地相思
鯉跳
兩個月亮
你去
為的是
難忘
石虎胡同七號
月下雷峰影片
雷峰塔
再不見雷峰
一個祈禱
悲思
希望的埋葬
你是誰呀?
月夜聽琴
草上的露珠兒

康橋再會罷
夏日田間即景(近沙士頓)
沙士頓重遊隨筆
夢遊埃及
地中海中夢埃及魂入夢
威尼市
馬賽
地中海
留別日本
西伯利亞
在車中
夢回江南煙雨中
徽音,徽因
庭院深深深幾許
蔡官巷
妾的女兒
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父女和知己
梔子花開
歐洲之旅
與建築結緣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執子之手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一生摯愛,一生等待
歲月靜好現世安
新月
蒼松竹梅三友圖
綺色佳的楓情
築夢賓大
我願意
羅曼歸途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應聘東北大學
新風氣
第一件設計作品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香山靜養
杏花雲的期盼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八寶箱”之謎
仰望生死兩茫茫
轟然倒塌的天空
不帶走一片雲彩
飛往天堂的戰機
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邂逅
至交
婦女的敵人
太太客廳和慈慧殿三號
與冰心的齟齬
橡樹旁的木棉
中國營造學社
石窟與塔的旋律
與寧公遇對話
第一部中國人的建築史
詩的笑,畫的笑
京派文學的精神領袖
自然與心靈的契合
紙背的底蘊
《梅真同他們》
亂世驚夢,塵世輾轉
九死一生
沅陵夢醒
昆明艱難
竹林深處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困頓中的一道光
悲喜交加
重返春城
故都驚夢
新生與彌留
山雨欲來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一生一雙人》
《人間四月天》

序言

他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想作詩便作一手好詩,並為新詩創立新格;他想寫散文便把散文寫得淋漓盡致出類拔萃;他想戀愛便愛得昏天黑地無所顧忌……他,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1896年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國留學時他父親給另取的名字。說是小時候,有一個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過頭,並預言“此人將來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龍心切,即替他更此名。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生活。小時在家塾讀書,11歲時入硤石開智學堂,從師張樹森,從而打下了古文根底。1910年入杭州府中學,與郁達夫等同窗。1915年,考入上海浸信會學院。1916年赴天津,進入北洋大學預科。1917年,隨學校合併進入北京大學法科,拜梁啓超先生為師。1918年赴美留學,兩年後為追隨羅素而到了英國,在倫敦大學、康橋大學(即劍橋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學位。在康橋兩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回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集中了當時文壇上的很多精英。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1925年赴歐洲,遊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刊後任主編。1930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同年11月19目,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毀身亡。
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壇最具特色、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他是開一代詩風的“新月派”的主將,被譽為“中國的雪萊”,對我國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沒有他的詩壇是寂寞的。他的詩風格歐化,在藝術形式上富於變化,但又不失整飭;語言清新,洗鍊,以口語入詩,但又不失文雅;音樂性強,但又不囿於韻腳,而追求的是內在的節奏感和旋律美。他的大量詩作在情感的宣洩、意境的營造、節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求諸方面,都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啟迪,體現了其特殊的美學價值。
他的小說作品雖數量不多,但也頗有新意,既有散文化特色,又有西方現代小說的意味。在作品中,他好用詩的句型、艷麗形象的比附、抒情的筆調,因而,多帶有浪漫的抒情色彩,具有“獨特的華麗”的格調。
他熱愛交際,在他的交友名單里,幾乎囊括了所有民國同時期傑出人士的姓名。他感情經歷豐富,和他相關的女人都是名門才女。他把愛情演繹到了極端之處,情烈時是極端的快樂,情去時是極端的悲哀。在這歡喜悲哀中,徐志摩上升為一位情聖式的詩人,他們的故事也總是被人提起、嘆賞、吟誦。即使在很多年之後,與之有過關聯的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也一再被人們提起。徐志摩的《翡冷翠之夜》、《愛眉小札》更是為後人提供了戀愛的最高典範。
本書記述了徐志摩的一生,從出生到求學到離世。同時,文中還收錄了徐志摩的部分經典詩作,會讓你看到一個充滿文采、充滿激情、充滿睿智的徐志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