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武術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行列,在為武術受到國家重視感動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武術發展的嚴峻形勢。武術,蘊含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和精神,也承載了中華兒女的殷切希望。但是,它現在卻像一個行之將去的老人,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著。雖說武術發展到現在的狀況,某種程度上有歷史的原因,諸如建國以後對武術的改造,20世紀80年代對武術的挖掘、整理之後被束之高閣。但是,我們卻不能籍此逃避在對其傳承過程中的短視和不力的責任。武術的發展不僅需要保護,更需要傳承;不僅需要理論,更需要實踐。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武術的發展走向異化或停滯。我們一方面大喊著保護武術文化,另一方面,卻極其缺乏實踐精神。理論研究指導武術實踐,但是理論研究不付諸於武術實踐,則這種保護的“理論”注定只是虛幻的,甚而會制約和阻礙武術實踐的發展。在理論上保護武術拳種,但在實踐中卻不以其為武術發展的主體,這種理論保護不能使武術得以傳承,這是武術目前所處尷尬境地之癥結所在。
作者簡介
劉彩平,女,1973年生,山西定襄人,教育學博士。1994年考入山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998年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考入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師從白鴻順教授,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2007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師從徐偉軍教授,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2003年至今在西安體育學院武術系工作。主要從事武術文化與教育的研究工作。
目錄
前言
1.1 問題緣起
1.2 研究目的
1.3 概念釋義
1.3.1 界定“當代
1.3.2 認識“武術
1.3.3 學校武術教育
1.3.4 學校武術教育價值
1.4 理論基礎
1.4.1 一般理論
1.4.2 武術理論
1.5 研究構架
文獻綜述
2.1 價值及教育價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