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戲劇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平裝: 34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4026259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異志空間與都市意象》所選取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電影,擬由福柯的“異質空問”和凱文·林奇的“部市意象”及其相關理論與方法入手,經由當代中國電影中部市意象的類型、主題和敘事方式探討電影中都市空間的呈現以及都市中”空間的文化形式”等問題。
編輯推薦《異志空間與都市意象》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張一瑋,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教師,生於1976年,1995年至2005年就讀於南開大學文學院,分別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現研究方向為電影與都市文化。
目錄序/1
引言/1
第一章 異質空間——一種獨特的理論視角/23
第一節 異質空間與“差異地學”/23
第二節 烏托邦——一個空間模式的源頭/32
第三節 異質空間與方法/36
第四節 走向電影批評/47
第五節 “空間轉向”及都市空間理論諸視角/53
第二章 作為對象的都市意象,72
第一節 都市意象——一個來自環境設計理論的概念/72
第二節 從景觀意象到電影中的都市意象/77
第三節 作為文本解讀方法的符號學/81
第四節 都市化與都市意象的變化/84
第五節 都市人與電影都市意象/89
第六節 中國電影中的都市意象掠影/92
第三章 電影都市意象意義生成的諸層面及其“異質範例”/113
第一節 巨觀層面:全球和國族/114
第二節 中觀層面:都市與都市區域/120
第三節 微觀層面:家/127
第四節 微觀層面:身體/132
第五節 微觀層面:物/141
第四章 電影“異類”敘事場景中的都市意象(上)/15l
第一節 規誡與懲罰:基於監獄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52
第二節 拯救與壓抑:基於醫院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57
第三節 神聖與感傷:基於墓園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63
第四節 褶皺與綿延:基於博物館/圖書館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170
第五節 享樂與迷惘:基於花園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72
第六節 情慾與倒錯:基於浴室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81
第七節 偏離與消解:基於旅館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83
第五章 電影“異類”敘事場景中的都市意象(下)/190
第一節 約定與間離:基於舞台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190
第二節 觀看與自反:基於影院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95
第三節 流動與棲居:基於驛車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變體/199
第四節 幽閉與嘹望:基於電梯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及其相關意象/208
第五節 訓導與放逐:基於學校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212
第六節 休憩與漫遊:基於酒吧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215
第七節 欲望與遊戲:基於賭場場景的異類都市意象/218
第八節 虛擬與漂浮:基於電子空間的異類都市意象/220
第六章 電影“異類”敘事方式與電影中的都市意象/230
第一節 敘事方式與都市意象:從經典敘事到(後)現代敘事/230
第二節 敘事傾向與都市意象:從歷史電影到懷舊電影/236
第三節 敘事結構與都市意象:從雙重敘事到多重敘事/24|1
第四節 敘事鏡語與都市意象:從蒙太奇到虛擬鏡頭/247
第七章 三部影片個案的解讀/259
第一節 看不見的收藏——《深藏的百花》/260
(陳凱歌導演,2004,10分鐘)
第二節 諸神的黃昏——《三更之回家》/269
(陳可辛導演,2002,52分鐘)
第三節 大地在波動——《天橋不見了》/278
(蔡明亮導演,2002,22分鐘)
結語:可見的都市與隱蔽的秩序/297
附錄1:參考文獻要目,305
附錄2:外國人名對照表/321
附錄3:參考影片要目/326
後記/342
張一瑋的博士論文《異質空間視野中的都市意象——一種對九十年代以來中國電影中“都市空間呈現”的研究》即將出版,請我作序,我欣然允諾。
張一瑋有六年的時光在我身邊: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好學上進,讀書廣博,且喜歡思考,常閃爍出靈動犀利的思想火花。課堂討論中理論靈感來臨,張一瑋興奮的神態至今還常浮現在我眼前。張一瑋喜歡電影,攻讀博士學位階段,他選擇了都市電影作為博士論文選題。幾年裡他看了大量的電影光碟,閱讀了大量電影理論和相關書籍。這篇博士論文得到了答辯委員會的一致好評,答辯委員們認為,論文“在跨學科思路中拓展了電影批評理論視野和概念,富有較高的創新價值”。這次他將博士論文修改後更名為《異質空間與都市意象》即將出版,我又仔細讀了一遍,想說如下一些看法。
2005年夏天,我由生活了十年的南開園博士畢業。照常理講,那應該是一個富於抒情色彩的季節,但當時的我實在無從表達什麼,似乎也沒有表達的必要。南開已經變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日常感覺,如同人對生活多年的居室的經驗一樣。之後的兩年,我像客居者一樣住在北京,開始感到回憶和紀念的必要。而這篇論文,就是一個最先浮現的坐標。
這篇論文的完成和出版,首先要感謝我的父親母親。他們為這篇論文的寫作、答辯、修改和出版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並不斷給予我學業和生活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