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記

畫眉記

“跨區域華文女作家精品文庫”第一輯所選十位作家,均為中國台灣地區或北美、東南精緻等地華文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是然他們的作品表現側重各有不同,藝術形態資質各異,但在表現女性的內心感受、心理流程、情感世界、生存處境方面,卻有著某種一致性。需要特彆強調的是,雖然這些作家在營造自己文學世界的時候具有或隱或顯的女性意識和女性立場,但她們並不以此自限,而是立足女性世界,向外生髮和延展,思考的面向和涉及的領域,常常超出女性範疇,而針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於是,她們作品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僅僅止於女性層面,而有著更為深廣的涵蓋和包容。

內容簡介

既是女性書寫,同時又在“境界”上具有普泛性,這是這些作家的成功,也是我們編選時的追求。“女作家”只是選取和一種範圍,“好作家”才是選取的真正目標。希望這套“跨區域華文女作家精品文庫”,能給讀者諸君帶來精神的震撼,思想的啟迪和美的享受。

本書作者著重表現了女性的青春、情感、成長時的困惑以及幽昧難明的各種遭際。在對女性世界的描述中,昭示了人性中的混亂、迷茫、悲劇性的宿命以及在慾海中無止境的掙扎。

作者簡介

朱天文 朱天文

朱天文(1956- ), 台灣女小說家、影視編劇。原籍山東臨沂,生於台北。1978年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創辦《三三雜誌》、《三三書壇》。高中時代就寫小說,曾獲《聯合報》、《中國時報》文學獎。1972年發表小說處女作《強說心愁》。大學時創作的《喬太守新記》,獲1976年聯合報小說徵文獎。還寫有小說《淡江記》、《小畢的故事》、《炎夏之都》等 。1983年將獲獎小說《小畢的故事》Growing up與侯孝賢合作改編成劇本搬上銀幕,獲第二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1985年創作劇本《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獲第二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此後與侯孝賢合作編劇創作了許多聞名影壇的台灣新電影。如:《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ungKuei 1983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作品獎。《冬冬的暑假》A Summer at Grandpa’s 1984獲第三十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瑞士羅迦諾國際影展特別推薦獎,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作品獎。《童年往事》1985獲第6屆夏威夷國際影展評審特別獎;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非歐美電影最佳作品獎。《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1987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攝影、最佳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尼羅河女兒》Daughter of the Nile 1987獲義大利都靈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1989獲義大利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國際影展金獅獎。《戲夢人生》The Puppetmaster 1993獲夏納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獎、比利時根特國際影展最佳音樂效果獎等 ,1995年創作劇本《好男好女》Good Men,Good Women獲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書籍目錄

主編前言

1 畫眉記

2 小畢的故事

3 安安的假期

4 風櫃來的人

5 最想念的季節

6 童年往事

7 炎夏之都

8 柴師父

9 尼羅河女兒

10 帶我去吧,月光

11 紅玫瑰呼叫你

12 世紀末的華麗

13 恍如昨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