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畢郭鎮畢郭村位於招遠市區東南20.5公里處,為招遠南半部最大的自然村,有近千戶人家,3500多人口。
由來
據考證,先秦時期此地就有人類生息。唐初,畢、郭兩姓定居於“興國寺”旁,取名畢郭。明天順年間,另一支郭姓由棲霞紙坊遷入。成化年間,邢、王兩姓分別由本縣邢家、平度縣紅嵐遷入。清雍正年間,程、羅、於、張、劉等40餘姓相繼遷入,村名沿襲至今。
沿革
1943年,抗日民主政府將畢郭劃為畢郭一、二、三3個行政村。1984年6月,成為畢郭鎮政府駐地。
歷史
畢郭村是20世紀20年代膠東無極道農民運動發起地。1928年,張宗昌任山東督辦,畢郭一帶遭逢旱、澇、粘蟲、蝗蟲災害,收成大減。官府卻加倍攤派捐稅,民不聊生。畢郭村張汝勤、李珍等密謀,去滕縣請來8位無極道老師,在畢郭東大寺設壇傳道,推選總道長、副總道長。畢郭村500人率先入道,組成5個壇,向畢郭街酒館、錢莊等攤派錢款,購買長矛500餘支。12月4日,棲霞縣保全大隊長安恩璞回曹州老家過年,一行人強行住進孫家窪一戶新婚人家,胡作非為。畢郭無極道得知後,連夜趕往,將安恩璞等14人處死。棲霞縣長楊澤榮立即電告軍閥劉珍年,要求出兵征討無極道。劉遂派海軍陸戰隊與棲霞民團共400餘人,在靠近招遠邊界的大解家村與無極道激戰,無極道斃敵10餘名,繳獲鋼槍10多支,匣槍4支,火炮2門,戰馬2匹。後經幾次交戰,無極道聲威大振。招遠東南、東北、西北部以及棲霞西部、萊陽北部和蓬萊、黃縣等地,相繼建立無極道組織,僅招遠縣就有道眾2萬餘名。
1929年1月26日下午,副總道長劉殿榮指揮道眾上千名進占招城,隨後,又出兵蓬萊、黃縣、棲霞等地。1929年7月,招遠城無極道被招安改編為縣民團。1930年1月24日,劉珍年密派旅長梁立柱率部入城,逮捕槍殺了方義增、方義德、王雲山等28名無極道首領,餘眾遂自動散去。
經濟
畢郭村自古為四方通衢,集市繁榮,商貿發達。清末民初時期,是江北最大的紫草集散地。共有旅店、飲食店30餘家,百貨土產雜品店鋪70多家,藥鋪診所10餘處,當鋪錢莊達十幾個,聞名大江南北,有“小煙臺”美稱。至1970年代末,畢郭成為招遠3處萬人以上大集之一。1996年,畢郭商貿城建成以來,大集日客流量10萬人次,年交易額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