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畜牧業中的資本按不同的標準可分為如下幾類:
(1)按資本存在的形態劃分,可分為貨幣形態的資本和實物形態的資本。貨幣形態的資本主要指現金、存款等;實物形態的資本主要指畜牧業生產中占用的各種生產資料、在產品和產成品等。
(2)按資本的來源劃分,可分為生產單位的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自有資本指生產單位自身所有的資本。它包括生產單位籌集的股本資本和生產單位自己積累的資本。國家無償支援的資金列入資本公積金,也可以視同自有資本。借人資本指生產單位用各種方式取得的必須到期歸還他人的資本,例如向信貸機構借入的資本、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的資本、向民間借入的資本等。
(3)按資本在再生產過程中所處階段劃分,可分為生產領域的資本和流通領域的資本。前者主要指各種生產資料和在產品所占用的資本,後者主要指各種產成品占用的資本和在流通領域中現金、存款、應收款占用的資本。
(4)按資本的價值轉移方式劃分,又可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前者指房屋、設備、農機具、果樹林木、役畜、種畜等勞動手段。其特點是可以在生產中多次參加生產,才能將其本身的價值完全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後者指種子、飼料、化肥、農藥、各種原材料等勞動對象。其特點是參加一次生產之後,就被全部消耗掉,其價值完全轉移到新產品中。
不同類型的資本在使用和管理上有不同的要求,在經濟管理中必須十分注意。
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本在畜牧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對畜牧業的重要作用如下:
1.資本是畜牧業生產單位獲取和使用各種生產要素並使其得到合理配置的必要手段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都成為了商品,需要通過購買才能獲得。因此,任何畜牧業生產單位要想發展畜牧業生產,都需要首先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其所需要的資本問題。
2.資本的分配和使用是國家對農牧業實行管理的重要工具
不論是要搞好國家對整個畜牧業的巨觀管理,還是搞好畜牧業企業內部的微觀管理,都必須運用好資本管理這個工具。
3.資本的使用效益是商品貨幣經濟條件下畜牧業生產效益的主要表現
通過對畜牧業生產單位的資本使用效益核算,不僅可以查明其經濟效益的狀況,而且可以發現其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規律特點
隨著畜牧業生產和再生產過程的不斷進行,畜牧業中的資本像工業生產中的資本一樣,不斷變換著其自身的形態和類型,進行著周而復始的循環周轉運動。這種運動具有下述三個階段的規律性;第一階段,即在每一個生產過程開始之前,資本處於儲備階段.其表現形態為各種生產資料和一定的現金和存款。這個階段的資本稱為儲備資本。第二階段,即生產過程開始之後,資本即進入到生產階段,此時原處於儲備形態的資本即轉化為在生產起作用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並藉助勞動將其價值向新產品中轉移,形成價值更大的在產品和產成品形態的資本。第三階段,即在生產過程結束之後,資本進入流通階段或銷售階段。此時資本主要表現為兩種不同的形態:①出售產品而變成的貨幣形態的資本;②轉化為企業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實物形態的資本。這些都將形成下一個生產周期的儲備階段的資本。畜牧業資本運動的快慢決定了畜牧業生產中資本利用的經濟效益的高低。一般來說,資本運動得越快,其經濟效益就會越高;反之,經濟效益就越低。因此,加速資本周旋,即儘可能縮短上述三個階段所占用時間,就成為提高畜牧業生產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為了使用和管理好畜牧業中的資本,除了要了解本運動的上述一般規律外,還必須了解畜牧資本運動的特點。
畜牧業中資本運動的特點如下:
1.畜牧業中資本的周轉期長,周轉速度慢
由於畜牧業生產受動物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的限制,不能像工業生產那樣,可以比較容易地按照人們的願望來縮短生產周期。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畜牧業中資本的周轉速度要比工業中資本的周轉速度慢。
2.畜牧業中資本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畜牧業生產不僅受市場變化的影響,還受自然條件、牧草生長狀況、農作物豐歉以及疫情的影響。畜牧業流動資金的占用不平衡,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因而畜牧業資本利用的效益與工業中資本利用的效益相比,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和風險性。
3.畜牧業資本在循環周轉的過程中不完全通過流通過程
產畜和役畜作為一種活的特殊資產,部分畜產品如幼畜既可作最終產品出售,又可留作育肥或種畜,重新加入再生產過程作為生產資料,並且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雙重用途,因此,畜牧業生產資料的相當一部分由畜牧業生產單位自身提供,無需購買。同時,畜牧產品的一部分由農牧戶用做自己消費,而不經過流通轉化為貨幣。這與工業資金的周轉有著顯著的差別。
畜牧業中資本運動的這些特點,使畜牧業生產處於不利地位,而要發展畜牧業生產就必須從巨觀上和微觀上採取相應的措施,努力消除上述這些特點給畜牧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籌集
資本是在生產領域中積累創造出來的,因此,增加畜牧業資本來源的根本出路就是需要依靠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畜牧業自身的發展。目前畜牧業資本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牧戶自有資本投入
家庭經營是我國農牧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形式。畜牧業生產資源大部分主要依靠農牧戶自身的投入。這項資本來源,今後隨著農牧戶收入的增長,還會進一步增長。為了保證這部分資本來源的增加,應當在努力增加農牧戶收入的同時,應積極引導農牧民正確處理好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的關係,將每年收入的增長部分較多地用於增加生產投入。
2.鄉鎮企業對畜牧業的支持
這是改革以來畜牧業資本的又一來源。一方面,鄉鎮企業通過“以工補農”、“以工建農”的機制;另一方面,由於畜牧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一般高於種植業,可以吸收鄉鎮企業直接投資於畜牧業生產經營活動。
3.國家財政對農牧業的投入
這項資本來源指國家財政預算中用於農業的各項投資支出。它包括:國家財政每年對農墾、農業、畜牧業、林業、農機管理、水利、水產、氣象部門的各項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流動資金、科技三項費用等專項撥款;國家鼓勵某種畜產品生產的直接補貼等。
4.吸收信貸資本
包括國家銀行的貸款、農村信用社的貸款、農村的社會集資以及民間借貸等。信貸資本特別是國家銀行和信用社的貸款,在畜牧業資源共享體中占重要地位。今後,為了解決畜牧業中的資本問題,必須繼續擴大畜牧業信貸資本的投入。
5.吸收各方面的直接投資
所謂直接投資即以取得紅利為投資的報酬形式,而不以取得利息為投資的報酬形式的投資。這是我國改革以後逐步發展起來的籌資方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今後在畜牧業生產資本的籌措上,應當很好地利用這種形式。
合理使用
畜牧業資本的合理使用,就是根據籌集到的畜牧業資本,正確確定畜牧業資本投放的方向、時間、數量和結構,把有限的資本合理分配到一定的地區、部門和項目上,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具體來講,畜牧業資本的投放,應遵循下列原則。
(1)講求效益。力求提高經濟效益,這是畜牧業資本投放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必須遵守的根本原則。但是畜牧業投資必須求得如下幾方面的統一: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巨觀效益與微觀效益的統一;長遠效益與近期效益的統一;整體效益與局部效益的統一。
(2)因地制宜。在畜牧業生產中,自然力的作用很大。畜牧業投資,很大程度要服務於人們利用自然、影響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各地自然條件不同,利用與改造自然的具體內容也就不一樣。畜牧業資本的投入,只有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突出重點。要使為數不多的畜牧業資本能較快地取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必須分別輕重緩急,避免平均分配。在近期,國家投資應重點放在生態效益突出的草場生態環境改善和保護上,投在飼料工業建設上和經濟效益好的優質畜產品生產項目上。生產單位的投資一般來說,應當選擇那些生產條件好,增產潛力大的地區或項目,作為資本投放的重點。
國家、地方、部門以及個人的畜牧業資本的投放方向,即資本在畜牧業各地區、各部門、各生產建設項目的具體分配和使用,是投放原則的具體體現。合理的資本投向,有利於建立合理的畜牧業布局和畜牧業生產結構。因此畜牧業資本投放的方向問題,絕不僅僅是對資本量的分配和使用問題,而是決定我國畜牧業發展,關係到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生產布局和結構,怎樣滿足社會需要的大問題。根據上述的基本原則和我國現階段的具體情況,畜牧業資本投放的主要方向應當是以下幾個方面。
(1)加快人工草場建設和天然草場改良,加強圍欄封育設施和水利設施的建設。
(2)加強畜牧業保障體系建設。畜牧業保障體系包括畜禽育種繁育體系,疫病控制體系,飼料生產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
(3)要大力支持專業化、規模化經營的高產、優質、高效畜牧業的發展。
(4)重視對畜牧業科技進步、科技推廣的投資。
(5)要支持畜牧業產業化經營。
(6)加強對畜牧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牧民定居點、牲畜棚圈、道路、能源等的建設。
(7)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牧戶給以優先的照顧。
以上這些資本投放的方向是就全國而言的,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牧戶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更具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