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節

“留春節’’,俗稱“開鼓廳”。是莆田市楓亭蘭友(古名為魚街)和學士兩個街道為紀念南宋丞相陸秀夫為國捐軀,舉行祭祀活動而設立的民間特有節日。

習俗介紹

“留春節’’,俗稱“開鼓廳”。是莆田市楓亭蘭友(古名為魚街)和學士兩個街道為紀念南宋丞相陸秀夫為國捐軀,舉行祭祀活動而設立的民間特有節日。

宋末(公元1275年),宋軍在蕪湖戰敗,元兵乘勝南下。時任禮部待郎的陸秀夫,護衛二王入閩,招募兵勇,堅持抗元,隨而南移楓亭。是時,赤嶺(今東宅村)待郎蔡日忠感陸秀夫愛國義舉,欲將17歲的女兒荔娘許配與陸秀夫為副室,秀夫婉言謝絕。日忠請楊太后賜婚,在活水亭(今蘭友劉厝)為陸秀夫和蔡荔娘完成洞房花燭。

爾後,陸秀夫護衛幼帝退到廣東,繼續與元兵周旋,留下其妻荔娘在楓亭。1279年9月,宋元兩軍在崖山決戰,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南宋祚終,遂背帝咼縱身跳海殉國。

陸秀夫殉國噩耗傳至楓亭,蔡荔娘在活水亭設靈弔祭,緬懷陸秀夫的英容宛在,如春天一樣永駐人間,把春季的最後一天作為紀念日,故日“留春"。、年復一年,“留春節’’(即“開鼓廳’’)的民間習俗一直在蘭友、學士街傳承下來,至今已七百多年。

祭祀活動

“留春節’’祭祀活動的儀式是:每逢農曆三月三十日(小月三月廿九日),楓亭蘭友(古名魚街)、學士街家家戶戶晚飯炒麵條吃,並備好供品及銀紙,在自已家中燒香膜拜,以祭奠陸秀夫。並組織一支游唱隊,舉著一對白底紅邊的方塊牌燈,中間書寫“風調雨順,國秦民安”,一對龍頭大紅燈和一對白底紅邊書有“留春"紅字的牌燈。與此同時,還舉兩支四方形的標燈,上畫著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這支演唱隊陣容壯觀,敲打鼓點,有序地走街串巷,邊行邊唱著莆仙方言小調《十二月景》計48句和《送君詩》96句。最後唱:“唱留春,唱留春!慰忠魂!春光雖好不復來,忠魂不眠千古存。”

“留春節’’這個具有淳樸濃郁鄉情的民間習俗,記述著七百年前的歷史興衰更替,傳頌著人們對一代忠臣陸秀夫的敬仰,體現了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的有機融匯。應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加以保護。

方言小調

楓亭留春節的方言小調:

南宋未祥興二年(1279年)陸秀夫北負幼帝,跳海殉國。噩耗傳至楓亭,蔡荔娘在活水亭為夫設靈弔祭遊魂。翌年三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荔娘為懷念秀夫,希望其像春天一樣永駐人間,把春季的最後一天留作紀念日,曰“留春節”。後人為紀念陸秀夫為國捐軀精神,相傳至今。楓亭蘭友、學士兩個社區照比例傳承下來,至今有七百多年。

留春節除舉行祭祀儀式外,還組織一支游唱隊伍,舉著方塊牌燈和四方形標燈,敲打鼓點,走街串巷,邊行邊唱莆仙方言小調的《十二月景》和《送君詩》。這個富有濃厚淳樸民間色彩的習俗,傳承至今仍不失去它的生命力。今錄其祠於下,以饗讀者。

其一,方言《十二月景》:

正月出來是上元,南宋幼主楓亭臨,

遺臣陸相先入閩,幼帝聞蛙夜不眠。

二月出來桃花開,少帝駐蹕楓亭來,

幼主夜宿仁王院(1),抗元復宋巧安排。

三月出來是清明,曰忠女兒荔娘名,

配給秀夫為副室,活水成婚夫妻情。

四月出來人布田,當年繁華活水亭,

建有陸相好府第,滿園荔蔭遮花亭。

五月出來榴花開,陸釗到此來投胎,

陸相夫婦喜不勝,夫妻和睦又恩愛。

六月出來荔枝紅,秀夫為國奔 閩,

留下荔娘在楓亭,母子生活很艱難。

七月出來是中元,秀夫為國掛心腸,

宋元兩軍海上戰,劍趕原配跳海沉。

八月出來是中秋,陸相負帝赴冥州,

噩耗傳至楓亭來,荔娘傷心苦憂憂。

九月出來是重陽,荔娘設祭弔遊魂,

業冠墓葬護國寺(2),撫養陸釗後世傳。

十月出來十立冬,荔娘思君心不安,

夫妻恩愛無多久,君去奴在身孤單。

十一月出來霜雪寒,荔娘母子難開顏,

欲為陸家繼後代,度日再苦心也甘。

不忘前日夫妻情,且把三月來留春。

注(1)仁王院,南宋幼帝住宿後改為天王院(今楓亭中學校園裡,已廢)。

(2)護國寺,在莆田醴泉里嵩山。

其二,方言《送君詩》:

送君送出相府門,門前荔蔭枝相連,

回首當年成婚時,夫妻恩愛意綿綿。

送君送到社公邊,敬拜社公共夫人,

保佑奴君早到厝,備辦禮品謝神明。

送君送到集英亭,兩人橋頭齊牽連,

觀音大士坐亭中,楓亭太平萬萬年。

送君送到許北門,君前奴後兩相隨,

君你此去早投店,莫等黃昏人關門。

送君送到許霞街,看見鴛鴦游蕉溪,

雙手也也叫君看,兩人微笑走排排。

送君送到霞橋頭,思量君你目淚流,

庇佑奴君早轉來,免奴日夜掛心頭。

送君送到古下邊,一陣梅雨淋君身,

牽起衣裳共君遮,君你千萬記在心。

送君送到五里亭,五里亭下人布田,

布田尤如雞啄谷,拔秧好像獅搖鈴。

送君送到元兜亭,借問米酒沽一瓶,

敬君平安早上路,盡心盡責效朝延。

送君送到許秀溪,看見黑虎白腳蹄,

誰人厄打黑虎退,奴奴贈伊一雙鞋。

再送君到洪厝坑,洪厝坑下住一暝,

愛與共君講長短,聽聞靈雞叫五更。

終送君你到西坑,盼望君你早回家,

奴奴在家守貞節,再作啞謎給君猜。

什麼開花尾弄雙?什麼開花滿山紅?

什麼開花連枝愛?什麼開花連枝香?

竿芒開花尾弄雙,胭脂開花滿山紅,

秋蓮開花連枝愛,冬桂開花連枝香。

哪裡有炎火莫薰?哪裡有水莫扒船?

哪裡有人莫吃飯?哪裡有豬莫吃“番”?

石里有火火莫薰,井裡有水莫扒船,

壁上有人莫吃飯,畫裡有豬莫吃“番”。

誰人創造這乾坤?誰人創造江海船?

誰人創造四海水?誰人創造水上船?

釋迦創造這乾坤,如來創造江海船,

龍王創造四海水。魯班創造水上船。

什麼放仔田後溝?什麼放仔跟水流?

什麼放仔在樹尾?什麼放仔在身兜?

田螺放仔田後溝,鯉魚放仔跟水流,

烏鴉放仔在樹尾,奴奴生仔在身兜。

哪是青山哪是雲?哪裡海水哪是船?

哪是五星哪是月?哪是駿馬哪將軍?

下是青山頂是雲,下是海水頂是船,

下是五星頂是朋,下是駿馬頂將軍。

青山因何來載雲?海水因何載將軍?

青山載雲漸漸開,海水載船叫嘩嘩,

五星載月隨月落,馬載將軍去征番。

最後是:唱留春!唱留春!慰忠魂,

春光雖好不復來,忠魂不眠千古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