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南村鑼鼓
又名得勝秦鼓
起源
留南鑼鼓源遠流長,據傳,起源於城隍祭祀活動,所祭大城隍為漢代在滎陽救過劉邦的紀信,紀信為戶縣古村紀家莊人,其夫人為什王村人。接城隍爺、婆活動,起始於唐,形成於明,精進於清,昌明於民國,繁榮於當今。相傳秦朝軍隊出征凱旋歸來,皆有隆重的宮廷鼓樂相伴,後來逐漸形成了千古流傳的‘鳳凰三點頭’之曲牌,即今日之“得勝秦鼓”。
發展
1993年春,留南村鑼鼓隊從西安請來了省舞協主席專家李開方先生,對古老的曲譜進行大膽改革創新,成功創作出了“得勝秦鼓”。鑼鼓隊每晚排練常常至深夜,氣貫長虹、排山倒海。與此同時,陝西打擊樂學會會長專家安志順先生為留南村鑼鼓發展壯大,親自作曲,由李開方先生編導的《船鼓舞》又排練成功。“得勝秦鼓”以升帳、點兵、習武、征戰、歡慶為場景,凸顯、張揚了秦鼓文化。“船鼓舞”將留南村鑼鼓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魅力推至極致。敲鼓者,頂肚、挺胸、仰面、朝天。翻鐃者,扎馬步、迷眼兒、將鐃直衝雲宵。安志順先生在《我看戶縣留南村鑼鼓》一文中寫道:“戶縣留南村鼓隊則不然,不慌不忙、不快不慢、不喊不叫、心平氣和、一步一個腳印,非常穩健、非常自信……。”
主要樂器有鑼、鼓、號、梆、枷等。留南鼓調是‘二龍戲珠里套得是鳳凰三點頭’。全曲以2/4節拍加套3/4節拍完成整個樂章。”共分“丹鳳朝陽”、“雙鳳展翅”、“群鳳和鳴”、“鳳凰三點頭”四個部分。其特點是以“三、三連環”,故名曰“鳳凰三點頭”。節奏緊湊,層次分明,強弱有致,抑揚適中,集鑼、鼓、鐃、號、梆、枷於一體,組合複雜,各繞其道,彼此照應,相得益彰。演奏起來,勢如破竹,給人以沖雲裂石之震撼。 得勝秦鼓有“丹鳳朝陽”、“雙鳳展翅”、“群鳳和鳴”、“鳳凰三點頭”四大段,其結構後嚴謹,前後貫通,環環相扣,至末段點明中心並達到高潮。得勝秦鼓在“鳳凰三點頭”的基礎上,巧妙的融入了“秦王破陣樂”的精華,給民間傳統藝術注入了新時代的意識和生機,著力於表現人們“得勝”歸來的喜悅和歡樂,在藝術上體現樂兒“鼓舞結合,鼓之舞之”的特點,有“三絕、六妙、一奇”之美稱,三絕即氣勢恢宏絕、色彩艷麗絕、音韻激越絕;六妙即陣角變換妙、力美陪襯妙、以資傳情妙、多種配樂妙、粗細相間妙、雅俗層次妙;一奇即藝術魅力奇。鼓舞團曲調高昂、豪放婉轉悠揚,隊伍壯觀威武,整齊瀟灑,威震四海。
南征北戰
解放後,留南村鑼鼓在三秦大地橫空而起,盡展風采,留下一段盪氣迴腸的金色回憶。或陝西群英雄開幕式,或寶雞峽水庫竣工典禮,或三原城隍廟會,或戶縣農業學大寨開墓式,或戶縣萬戶頒獎開幕式,或陝西航空預備役大會開幕式等等場合,都展示了留南村鑼鼓的不凡業績。
1993年春天之後,留南村鑼鼓隊在經過一番精心 準備後,終於踏上了馳騁祖國大江南北的漫漫征程。1997年留南村鑼鼓隊鼓藝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地步,也步入了輝煌時期,也向2000年5月在江蘇無錫斬獲“中華鼓王”邁近。或南下廣東廣州、珠海、湛江,四川重慶、江蘇無錫、福建廈門、首都北京,或輾轉陝西第13屆運動會開幕式、草堂寺佛像坐落草堂寺大典,曲江之春大唐芙蓉園開幕式、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西安鼓樓巨鼓懸掛典禮、陝西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凡盛會50餘次,一路奔波,贏得陣陣喝彩,獲得一等梅花獎、萬寶路金獎、中華鼓王等眾多榮譽。
內涵
鑼鼓象徵著吉祥,鑼鼓代表著鄉情,鑼鼓傳承著生命生生不息。 留南村地處渭水之濱,秦漢時這裡是皇家上林苑腹地,又是周秦漢唐等十三朝古都長安京畿之地。幾千年來,先民們在各種歷史文化背景的薰陶和潛移默化下,鑼鼓這一載體自然就傳承了所謂的“自我展示的一種王氣、霸氣特點。”同時,將豪爽、粗獷、朴誠、大氣、無畏的鮮明特色寓於其樂無窮的民間藝術追求中。渭水流域文化內涵豐富,最能展示個性、釋放情懷、表現自我的形式莫過於鑼鼓了。
逢年過節,慶祝豐收、棄邪免災等時段,人們以敲鑼、打鼓盡其興、揚其善、彰其恭、正其身、樹其剛、顯其能、立其義……
鑼鼓象徵著吉祥,鑼鼓代表著鄉情,鑼鼓傳承著生命生生不息。